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P (纯种)黄色圆粒×(纯种)绿色皱粒
↓
F1
↓自交
F2 性状表现① ② ③ ④
比例 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遗传因子决定性状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纯种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2.F1的遗传因子组成
亲本黄色圆粒产生一种 配子,亲本绿色皱粒产生一种 配子。两种配子结合后,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表现为 。
3.F1配子的产生
(1)遗传因子的行为: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
(2)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 ∶yr= 。
4.F2的遗传因子组成以及性状表现
(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2)雌雄配子有 种结合方式。
(3)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 ∶ ∶ ∶ ∶ ∶ ∶ 。
(4)F2性状表现以及比例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_______________,即让F1与____________杂交。
2.测交遗传图解
1.自由组合定律
(1)发生时间:形成 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
(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了 作为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 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 性状进行研究。
(3)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提出问题→实验→ (解释)→ →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而进行。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866年,孟德尔将遗传规律整理成论文发表。
2.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3.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 ,并提出了 和 的概念。
(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 ,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3)等位基因:指控制 的基因,如D和d。
4. 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