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苦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或于花柄及苞片上稍有细小腺状毛。用于清热利湿,止血化瘀。治感冒,喉痛,劳伤咳血,痢疾,血淋,月经不调,疝气,疔疮,跌打损伤。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或于花柄及苞片上稍有细小腺状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富肉质,中空,有时基部略倾斜。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4~7厘米,宽8~15毫米,先端圆钝或尖锐,全缘或具波状齿,基部呈耳廓状微抱茎上;无柄。总状花序腋生,长5~15厘米;苞片椭圆形,细小,互生;花有柄;花萼4裂,裂片狭长椭圆形,先端钝;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具淡紫色的线条;雄蕊2,突出;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1枚,柱头头状。蒴果近圆形,先端微凹,长度略大于宽度,常有小虫寄生,寄生后果实常膨大成圆球形。果实内藏多数细小的种子,长圆形,扁平;无毛。花期4~6月。
生长于水田或溪边。分布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7 幅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6 幅
- 性味:苦,凉。
①《救荒本草》:"叶:味微苦,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③《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化瘀。治感冒,喉痛,劳伤咳血,痢疾,血淋,月经不调,疝气,疔疮,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劳伤咳血,咳嗽,虚弱及疝气。"
③《贵州草药》:"和血止痛,通经止血。治吐血,经闭,跌打红肿。"
④《陕西中草药》:"止血,止痛,活血消肿,清热利尿,降血压。治咯血,风湿痛,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疖痈,无名肿毒,痛经,月经不调,咽喉肿痛,高血压。"
采集地点: 黔城小江及附近 经度:109.820316 纬度:27.21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