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较粗壮,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表面具纵沟。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裂片大,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牙齿,侧裂片1-5对;茎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边缘具疏齿,具短柄或基部耳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小,多数,具细花梗;萼片4,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花瓣4,黄色,匙形,基部渐狭成短爪,与萼片近等长;雄蕊6,2枚稍短。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短而粗,长1-2厘米,宽1-1.5毫米,直立或稍内弯,成熟时果瓣隆起;果梗纤细,长3-5毫米,斜升或近水平开展。种子每室2行,多数,细小,卵圆形而扁,一端微凹,表面褐色,具细网纹;子叶缘倚胚根。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生于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海拔230-1450米。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也有分布。
本种与印度蔊菜区别是后者基部叶多有羽状裂,植株更强健。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3 幅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3 幅
用途:全草药用,有效成分为蔊菜素,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的效用;茎叶可做野菜食用或作饲料;种子可榨油。 全草尚含有有机酸、黄酮和微量生物碱。全草入药,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
食用价值:蔊菜,科属蔊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落菜的嫩茎叶。别名,野油菜、碎米菜、辣米莱。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微苦;人肺、胃、肠经。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主治感冒,热咳,咽痛,风湿性关节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病症。营养成分,每100克蔊菜嫩幼苗含蛋白质3.2克,脂肪0.3克,粗纤维1.3克,胡萝卜素4.15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钾30毫克,钙28.9毫克,磷4.63毫克,铁0.47毫克,还含有蔊菜素、蔊菜酰胺等成分。
草药蔊菜和蔬菜苋菜的区别:“苋”字口口相传的误读“蔊”音 苋菜详见百科苋菜。
采集地点: 芙蓉中学校园内及周边 经度:109.846064 纬度:27.21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