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学名:Rosa laevigata Michx.):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小叶革质,通常3,稀5;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
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呈叶状,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常有刺毛和腺毛,内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长约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喜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1600米。产中国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9 幅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7 幅
喜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1600米。产中国多省区。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和经济价值。
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果实(金樱子):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 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 叶:苦,平。解毒消肿。
采集地点: 芙蓉中学校园内及周边 经度:109.846064 纬度:27.21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