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点草,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叶长6~18毫米,花期4月。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柔软,铺散丛生,自基部分枝,长17-40厘米,常半透明,有时下部带紫色,被向下弯曲的微硬毛。叶膜质,宽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2厘米,宽1.3-1.8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近截形至宽楔形,边缘每边具4-5(-7)枚不等大的粗圆齿或近裂片状粗齿,齿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长2-5毫米,先端的一枚常较大,稀全绿,茎下部的叶较小,扇形,先端钝或圆形,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上面深绿色,疏生小刺毛和短柔毛,下面浅绿色,略带光泽,在脉上密生紧贴的短柔毛,基出脉3-5条,两面散生短杆状钟乳体;叶柄在茎下部的长过叶片,茎上部的短于叶片,被向下弯曲的短柔毛;托叶膜质,卵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雄花序常生于枝的上部叶腋,稀数朵雄花散生于雌花序的下部,具短梗,长5-12毫米;雌花序由多数花组成团聚伞花序,生于枝的顶部叶腋或茎下部裸茎的叶腋内(有时花枝梢也无叶),直径3-7毫米,具短梗或无梗。雄花淡绿色,直径2-3毫米;花被(4-) 5深裂,裂片卵形,长约1.5毫米,背面上部有鸡冠突起,其边缘疏生白色小刺毛;雄蕊(4-) 5,长2-2.5毫米;退化雌蕊宽倒卵形,长约0.5毫米,透明。雌花长1-1.5毫米;花被片绿色,不等4深裂,外面一对较大,近舟形,长过子房,在背部龙骨上和边缘密生小刺毛,内面一对裂片较小,狭卵形,与子房近等长。瘦果卵形,压扁,褐色,长约1毫米,有疣点状突起,外面围以稍大的宿存花被片。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云南东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生于山谷溪旁和石缝、路旁阴湿地区和草丛中,海拔25-1400米。也分布于越南。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7 幅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7 幅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辛。"
【功用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通经活血。治肺病咳嗽。"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疮毒,痱疹。"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治汤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浸菜油外敷。
【临床应用】治疗烧伤
采集地点: 芙蓉中学校园内及周边 经度:109.846064 纬度:27.21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