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dum)是兰科兰属的一种附生植物。花茎直立或稍倾斜,花序长20~30cm,着花20~40朵,花红褐色。叶长椭圆形,2~4枚着生于大型的假鳞茎上。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分布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多花兰其叶革质肥厚,并具有光泽,抗旱防寒力强,花色繁丽多姿,亦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较理想的盆栽花卉之一。
附生植物。假鳞茎近圆柱形,长1.5~2.5 cm,宽约1 cm,包藏于宿存的叶基内。叶2~4枚,近直立,矩圆状倒披针形,革质,长22~27 cm,宽3.5~4.7 cm,先端急尖或钝,具明显的中脉,基部明显具柄;叶柄纤细,长15~23 cm,宽4~5 mm,腹面有槽,关节位于近中部。花草发自假鳞茎基部,下垂或外弯,长36~50 cm,近基部具数枚鞘;花序长20~30 cm,具20~40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4~5 mm;花梗和子房长1.5~2 cm;花浅褐色,直径3~3.5 cm;萼片与花瓣有浅紫色脉和细斑点;唇瓣有浅紫色晕,基部有浅紫色细斑点,在中部两侧有2个深紫色斑块,唇瓣3裂,约等长于花瓣,上面具乳突,侧裂片近半圆形,直立,有紫褐色条纹,边绿紫红色,中裂片近圆形,稍反折,紫红色,中部有浅黄色晕,唇盘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平行的褶片,褶片黄色;萼片近相等,萼片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22 mm,宽6~7 mm,先端渐尖,红褐色,中部略带黄绿色,边缘稍向后反卷。花瓣狭椭圆状披针形,长16~19 mm,宽5.5~6 mm,先端渐尖;唇瓣近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13~15mm,宽约10 mm,不裂或有时不明显3裂,沿先端边缘皱波状,稍下弯,近中部或中裂片基部有2枚拼眠体;蕊柱长1~1.2 cm,稍弧曲,有短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有裂隙。夏季开花,花期3~4月。花红褐色,无香气。
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或石缝沉积的腐殖壤土之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海拔100-3300米。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5 幅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支持键盘的←和→方向键翻页 共有图片 3 幅
- 多花兰的根可作为药用部分,夏、秋采收,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性味辛、平。滋阴清肺,化痰止咳。主治百日咳、肺结核咳嗽、咯血、头晕腰痛、尿路感染、月经不调、风湿痹痛。
多花兰的假鳞茎亦可作为药用部分,性味甘、淡、微涩、平。清热解毒,补肾健脑。
应用:1.跌打损伤、扭挫伤腰痛。假鳞茎9~15克,水煎服(可况酒)。研粉则用6克左右,白酒调服。另以适量浸酒外搽。或配山乌龟、臭牡丹根捣烂敷。
2.肾虚腰痛。假鳞茎15克,女贞、火把果(救兵粮)、金樱子、瓦韦各9克,水煎服。
3.神经衰弱、头昏头痛。假鳞茎30克,大枣10个,煎水或炖猪瘦肉吃。
全草:辛,平。清热解毒,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瘰疬,石淋,小儿夜啼,淋浊,带下病,疮疖。
采集地点: 黔阳一中校园及附近 经度:110.15321 纬度:27.343436
多花兰(Cymbidium floribundum)与果香兰(Cymbidium suavissimum)不仅叶片的形态相似,而且花莛均直立,莛花均50余朵,很容易误认。它们的区别点在于:
①花之色、香不同。多花兰之花为红褐色,而果香兰为黄绿色;多花兰无香气,而果香兰有水果香气。
②花期不同。多花兰比果香兰早开花1个月。
③株叶有异。多花兰假鳞茎不明显;而果香兰之假鳞茎长而硕大。多花兰叶较少而短;果香兰之叶数较多,且长且宽。多花兰叶基关节明显、全缘;而果香兰叶基套合、全缘。
④分布有别。多花兰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和东南亚半岛、印度;而果香兰仅分布于云南和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