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信息】: 第 1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请写出以下的反应式
1、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面信息】: 第 2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1、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 。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 。
【页面信息】: 第 3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2、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67%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3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
【页面信息】: 第 4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1、有水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二氧化碳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消耗氧,但产生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的消耗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面信息】: 第 5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应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预测结果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只进行有氧呼吸;
(2)___________________,只进行无氧呼吸;
(3)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有。
思考:在上述这个装置中,
1、若把酵母菌改为乳酸菌,液滴移动有何变化?
2、若采用以上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在外界条件上应特别注意什么?
【页面信息】: 第 6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练习:如图,一个用气球封口的烧瓶内有新鲜枝条若干,并在烧并内置有一盛NaOH溶液的小试管,初始状态时,烧瓶悬浮于液体中,一段时间后,烧瓶的状态是(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以上均有可能
【页面信息】: 第 7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1、选用“创可贴”等包扎伤口,为何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问题2、根据细胞呼吸的过程与特点,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为何先通气再密封?
问题3、为何要对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
问题4、为何农民要将新收获的玉米晒干后再贮存?通风不良可能发生“自热现象”,为什么?
问题5、在离子的主动运输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图示(起点)?
【页面信息】: 第 8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细胞呼吸的意义
意义:提供物质和能量
【页面信息】: 第 9 页 — 共 9 页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上一页 下一页﹥﹥ CLOSE
课外作业
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两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的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同学的方法: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____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