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信息详页

返回
渗透压和糖尿病的释疑


来源:饶猛兵 浏览量:116 次 发布日期:2020-08-08

一、对渗透压的疑惑
  前两天在和学生一起复习渗透的相关知识时,发现很多学生不理解渗透压,对细胞或溶液的渗透压的变化不知道如何判断,造成做题出错。其实教材对渗透压是有准确定义的,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必修三稳态部分教材定义)。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忽视了对教材的认真研究。
  根据教材定义,其实任何水溶液都具有渗透压,其大小与其浓度成正比。渗透压的单位是渗量(Osmol/L,Osm/L)。1 mol 溶质溶解在1 L水中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1个渗量,1/1000 Osm/L为1毫渗量(mOsmol/L,mOsm/L)。由于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大小无关。因此,1 mol电解质,如 NaCl 可解离成 1 molNa和1 mol Cl,1 mol NaCl形成的渗透压为2Osm/L;而1 mol非电解质,如1 mol葡萄糖所形成的渗透压为1Osm/L。由于渗透压的大小与水溶液浓度成正比,在生命科学中有时也用mol/L浓度单位表示渗透压的相对大小,所以根据定义判断渗透压的依据就是摩尔浓度。
二、对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疑惑
  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为什么是这样?很多学生也是不理解。
首先介绍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教材有介绍,但是不够详细。糖尿病有不同的发病原因。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使胰腺中胰岛数量减少、B细胞数量减少,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是遗传的。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发生的糖尿病主要是这种类型。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它通常在成年后发病,早期病变不明显,其病因目前不明,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肥胖等有关。
  家族中,特别是近亲中有患糖尿病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肥胖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吸烟者容易得糖尿病。此外,缺少体育运动,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也比较容易患糖尿病。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浆葡萄糖含量高,使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也很高,进入肾小管中的滤过液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困难,葡萄糖的重吸收影响了水的重吸收,于是排尿量多,出现多尿;尿多,排水也多,使血浆含水量下降,血浆渗透压升高,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感,于是喝水多;由于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机体对葡萄糖利用少,刺激摄食中枢兴奋,常使病人感到饥饿,于是多食,患者多肥胖。如果患者经久不治,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均可转变成糖而耗失,于是体重减轻而逐渐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