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返回【简答题】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近似得到如下结果,即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部分性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_,因此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上述结果产生。
(3)请用短竖线代表染色体,圆点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画出F1细胞的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图。
(4)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部分性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_,因此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上述结果产生。
(3)请用短竖线代表染色体,圆点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画出F1细胞的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图。
(4)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染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
试验 编号 |
播种 方式 |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
白粉病 感染程度 |
条锈病 感染程度 |
单位面 积产量 |
|
A品种 |
B品种 |
|||||
Ⅰ |
单播 |
4 |
0 |
- |
+++ |
+ |
Ⅱ |
单播 |
2 |
0 |
- |
++ |
+ |
Ⅲ |
混播 |
2 |
2 |
+ |
+ |
+++ |
Ⅳ |
单播 |
0 |
4 |
+++ |
- |
+ |
Ⅴ |
单播 |
0 |
2 |
++ |
- |
++ |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
【简答题】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这是___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这是___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
【简答题】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它的非糯性基因B和糯性基因b位于6号染色体上,籽粒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位于9号染色体上,已知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植株M,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其它同源染色体都正常。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M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 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这种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植株M为杂合黄色籽粒,为确定植株M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果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如果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用A— 或a— 表示)
(3)玉米的是否糯性和籽粒颜色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科学家提出了__________学说,现确定植株M基因型为A—aBb,则其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取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糯性黄籽粒植株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1)植株M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 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这种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植株M为杂合黄色籽粒,为确定植株M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果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如果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用A— 或a— 表示)
(3)玉米的是否糯性和籽粒颜色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科学家提出了__________学说,现确定植株M基因型为A—aBb,则其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取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糯性黄籽粒植株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某种植物抗病与否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就这两对性状遗传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抗病浅绿=1:1
实验2: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不抗病浅绿=1:1:1: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这种植物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 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由上述信息可知其为______(1分)倍体植物。G、g、g-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1分)。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雄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雌性植株=2:1:1,则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抗病浅绿=1:1
实验2: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不抗病浅绿=1:1:1: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这种植物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 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由上述信息可知其为______(1分)倍体植物。G、g、g-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1分)。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雄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雌性植株=2:1:1,则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