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返回【多选题】为研究酒精对细胞的毒害,某同学配制了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分别浸泡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1个、2个、3个单位时间,然后取出材料置于蒸馏水中漂洗10min,制作临时装片,滴加 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并统计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酒精浸泡分别为1个、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30%、25%
D.20%的酒精浸泡细胞2个单位时间后只有部分细胞死亡说明洋葱细胞对酒精毒害的耐受力不同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酒精浓度、酒精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B.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现象C.酒精浸泡分别为1个、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30%、25%
D.20%的酒精浸泡细胞2个单位时间后只有部分细胞死亡说明洋葱细胞对酒精毒害的耐受力不同
【单选题】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 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 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多选题】变形菌视紫红质(P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微生物中的吸光色素膜蛋白,可将H+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在细胞膜内外产生H+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细菌鞭毛运动的驱动。
由于PR具有“光驱动的质子泵”等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为变形菌能量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H+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H+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多选题】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中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H+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通过H+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A. H+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通过H+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单选题】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水和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向甲装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蔗糖酶(不考虑酶对渗透压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时,装置甲中漏斗液面会上升
B. 漏斗中加酶后液面会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 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_3和S_2溶液液面持平
D. 若不加入酶,装置甲、乙达到渗透平衡时,二者溶液浓度关系分别是S1=S2、S2=S3
A. 实验开始时,装置甲中漏斗液面会上升
B. 漏斗中加酶后液面会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 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_3和S_2溶液液面持平
D. 若不加入酶,装置甲、乙达到渗透平衡时,二者溶液浓度关系分别是S1=S2、S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