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返回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年 份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种群数量 |
50 |
80 |
400 |
800 |
1 500 |
|
捕捉标志数 |
|
|
|
|
|
150 |
第二天重捕数 |
|
|
|
|
|
150 |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
|
|
|
|
|
13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