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讨记录 |
【已审】【内容概要】:网友[罗艳华] 发表于 2015-11-17 15:11:03 个人是这么认为的。第八课从现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和现象提出个人如何对待和国家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第十课主要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已审】【内容概要】:网友[王朝辉] 发表于 2015-11-10 13:03:32 突破路径二: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线索各个击破。第四单元内容比较复杂,可以以每一个概念为出发点,按照“三么”的形式加以概括和总结。比如,以新修改的第十课第一框题第二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例:
是什么——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
怎么办——巩固、凝聚、鼓舞、引领
当我们懂得了隐含在教材中的“三么法”时,也就懂得了对本单元知识考查的命题设问特点,即不管主观题如何设问、如何表述,都难以挥去“三么法”的身影,而且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角度特别多。这也是文化生活模块主观题命题的一个主要的方式。比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2卷第39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显然,这道题的设问是从“为什么”的角度,也即我们经常讲的“意义类”题型。第(3)问: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明显是从“怎么办”的角度设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措施类”的题型。这就给我们一个教学启示,面对一些新颖、陌生、让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设问,其实都可以把它们化归为“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已审】【内容概要】:网友[王朝辉] 发表于 2015-11-10 13:02:02 突破路径一:把握主体视角:国家与个体。前面介绍第四单元的框架结构时已经提及,就是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以文化建设为主线,包括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等内容。其中,第八课从个人生活的层面,讲述当代文化生活的现象和特点,提出了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的问题;第九课从国家层面,讲述文化建设的目标、道路和任务,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第十课分别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讲述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