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精彩试题收藏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 
    【试题】

    446

    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体系”与ATP发生反应产生光,再根据发光强弱来估测微生物残留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ATP可以水解为ADP和磷酸
    B. 一个ATP分子含有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
    C. 萤火虫细胞内线粒体是合成ATP的主要场所
    D. 由反应式可知萤火虫发出荧光属于放能反应

     【第 1218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体系”与ATP发生反应产生光,再根据发光强弱来估测微生物残留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ATP可以水解为ADP和磷酸
    B. 一个ATP分子含有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
    C. 萤火虫细胞内线粒体是合成ATP的主要场所
    D. 由反应式可知萤火虫发出荧光属于放能反应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 
    【试题】

    447

    细胞的能量获取和利用要经历复杂的物质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酶和ATP。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某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相同,ATP可参与某些酶的合成
    B. 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而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能合成酶的细胞都能合成ATP,能合成ATP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酶
    D. 细胞内几乎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酶,大多数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

     【第 1218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细胞的能量获取和利用要经历复杂的物质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酶和ATP。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某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相同,ATP可参与某些酶的合成
    B. 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而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能合成酶的细胞都能合成ATP,能合成ATP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酶
    D. 细胞内几乎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酶,大多数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448

    变形菌视紫红质(P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微生物中的吸光色素膜蛋白,可将H+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在细胞膜内外产生H+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细菌鞭毛运动的驱动。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由于PR具有“光驱动的质子泵”等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为变形菌能量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H+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第 12181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变形菌视紫红质(P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微生物中的吸光色素膜蛋白,可将H+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在细胞膜内外产生H+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细菌鞭毛运动的驱动。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由于PR具有“光驱动的质子泵”等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为变形菌能量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H+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449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中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H+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H+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通过H+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第 12180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中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H+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H+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通过H+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被动运输 
    【试题】

    450

    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水和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向甲装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蔗糖酶(不考虑酶对渗透压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实验开始时,装置甲中漏斗液面会上升
    B. 漏斗中加酶后液面会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 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_3和S_2溶液液面持平
    D. 若不加入酶,装置甲、乙达到渗透平衡时,二者溶液浓度关系分别是S1=S2、S2=S3

     【第 1217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被动运输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水和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向甲装置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蔗糖酶(不考虑酶对渗透压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 实验开始时,装置甲中漏斗液面会上升
    B. 漏斗中加酶后液面会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 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_3和S_2溶液液面持平
    D. 若不加入酶,装置甲、乙达到渗透平衡时,二者溶液浓度关系分别是S1=S2、S2=S3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90/2428 每页:5 条   9 7 [88][8990 [91][92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