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即时通讯:QQ-164247110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
|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
|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
|
综合搜索 |
|
|
章节导航 |
|
|
|
单选题 多选题 |
|
判断题 简答题 |
|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 | |  | 【试题】 406 | 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如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手指割破产生的兴奋传导至T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__________结合,使后神经元兴奋,T处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 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皮肤破损,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__________ __________ (填细胞器)降解病原体,这种防御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病原体刺激下,吞噬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体,引起感受器的电位变化,进一步产生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该过程中,Ca2+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药物MNAC1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该药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223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受体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体液 (3)溶酶体 非特异性免疫 (4)大脑皮层 促进吞噬细胞中含NGF的囊泡和吞噬细胞的细胞膜融合,释放NGF;Ca2+在感受器膜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 (5)药物MNAC13与NGF受体结合,阻止NGF与感受器上的受体结合,使得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也不能使机体产生痛觉 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如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手指割破产生的兴奋传导至T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__________结合,使后神经元兴奋,T处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 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皮肤破损,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__________ __________ (填细胞器)降解病原体,这种防御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病原体刺激下,吞噬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体,引起感受器的电位变化,进一步产生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该过程中,Ca2+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药物MNAC1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该药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 | |  | 【试题】 407 |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第 1222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 | |  | 【试题】 408 | 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
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
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第 1222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
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
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 | |  | 【试题】 409 | 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B.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
C.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
D.40 mg/L的黄芪皂甙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第 1222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黄芪皂甙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B.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
C.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
D.40 mg/L的黄芪皂甙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 |  | 【试题】 410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往往会引起情绪低落,易患癌症。为探究孤独可能引起的生理变化,科研人员选取若干果蝇进行多只和单只饲养,统计了群居和独居果蝇的睡眠时间,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情绪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孤独引起果蝇生理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
C.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
D.孤独引起的果蝇睡眠减少主要表现在夜晚睡眠 【第 1221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往往会引起情绪低落,易患癌症。为探究孤独可能引起的生理变化,科研人员选取若干果蝇进行多只和单只饲养,统计了群居和独居果蝇的睡眠时间,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情绪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孤独引起果蝇生理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
C.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
D.孤独引起的果蝇睡眠减少主要表现在夜晚睡眠 |
|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82/2428 每页:5 条
9 7 [80][81] 82 [83][84]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