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精彩试题收藏中……
      试题中心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6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30年后,科研人员对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发现,在两个群落中都有同种马尾松,但具体分布相差较大,一个区域内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科研人员通常以不同胸径大小的马尾松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来进一步预测________的变化趋势。
    (2)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原始林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
    YAWEN OFFICE 
    (3)原始林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是恢复群落的________倍。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______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演替到原状。

     【第 1094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30年后,科研人员对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发现,在两个群落中都有同种马尾松,但具体分布相差较大,一个区域内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科研人员通常以不同胸径大小的马尾松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来进一步预测________的变化趋势。
    (2)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原始林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
    YAWEN OFFICE 
    (3)原始林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是恢复群落的________倍。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______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演替到原状。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7

    如下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YAWEN OFFICE     

    YAWEN OFFICE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_________________因素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_________________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的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种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10389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下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YAWEN OFFICE     

    YAWEN OFFICE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_________________因素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_________________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对A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的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种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8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7

    14

    21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931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7

    14

    21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9

    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某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湿地

    类型

    线虫属

    丰富度

    土层深度(cm)

    植物寄生线虫(/100 g干土)

    腐食线虫(/100 g干土)

    食细菌线虫(/100 g干土)

    碱蓬

    群落

    19

    010

    93

    15

    12

    1020

    14

    2

    10

    柽柳

    群落

    18

    010

    89

    19

    28

    1020

    21

    0

    15

    白茅

    群落

    24

    010

    598

    92

    71

    1020

    163

    9

    7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__选择地点。
    (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__________线虫的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__________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___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____最高。

     【第 968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某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湿地

    类型

    线虫属

    丰富度

    土层深度(cm)

    植物寄生线虫(/100 g干土)

    腐食线虫(/100 g干土)

    食细菌线虫(/100 g干土)

    碱蓬

    群落

    19

    010

    93

    15

    12

    1020

    14

    2

    10

    柽柳

    群落

    18

    010

    89

    19

    28

    1020

    21

    0

    15

    白茅

    群落

    24

    010

    598

    92

    71

    1020

    163

    9

    7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__选择地点。
    (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__________线虫的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__________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___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____最高。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10

    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如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有关实验研究结果,虚线表示培养水体中硅酸盐的浓度变化.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情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YAWEN OFFICE
    (1)单独培养星杆藻时,该种群在前40天内种群数量呈______增长,40天内硅藻出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两种淡水硅藻混合培养时,40天后②代表的______藻被完全排除掉.但在自然河流生态系统中发现两种硅藻一种分布在浅层,另一种分布在较深的水域,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该河流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能维持稳态,这是由于它具有______的能力,从长远看,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主要依靠______调节来实现。
    (3)据报道2010年5月,汉江支段流域水体中硅藻大量繁殖,导致硅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第 919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如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有关实验研究结果,虚线表示培养水体中硅酸盐的浓度变化.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情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YAWEN OFFICE
    (1)单独培养星杆藻时,该种群在前40天内种群数量呈______增长,40天内硅藻出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两种淡水硅藻混合培养时,40天后②代表的______藻被完全排除掉.但在自然河流生态系统中发现两种硅藻一种分布在浅层,另一种分布在较深的水域,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该河流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能维持稳态,这是由于它具有______的能力,从长远看,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主要依靠______调节来实现。
    (3)据报道2010年5月,汉江支段流域水体中硅藻大量繁殖,导致硅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共计:16 条记录 页次:2/4 每页:5 条   9 [12 [3][4]: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