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精彩试题收藏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染色体变异 
    【试题】

    1

    KS征是一种性染色体病,患者性染色体为XXY。疾病机制可借助小鼠研究。研究人员用多了一条异常Y染色体的雄性小鼠(XYY*)来繁育患KS征的小鼠。已知正常小鼠性染色体有三个标记基因可用来判定性染色体类型。其中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乙基因、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有两条X染色体的丙基因才会表达。结合下表,不考虑新的突变和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注:“+”表示基因表达,“-”表示基因不表达
    A.Y*染色体携带了甲、乙两个基因
    B.F1中只有③④⑤有Y*染色体
    C.父本为个体⑤提供了X染色体
    D.④比⑥更适用于研究KS征的表型

     【第 1262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KS征是一种性染色体病,患者性染色体为XXY。疾病机制可借助小鼠研究。研究人员用多了一条异常Y染色体的雄性小鼠(XYY*)来繁育患KS征的小鼠。已知正常小鼠性染色体有三个标记基因可用来判定性染色体类型。其中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乙基因、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有两条X染色体的丙基因才会表达。结合下表,不考虑新的突变和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注:“+”表示基因表达,“-”表示基因不表达
    A.Y*染色体携带了甲、乙两个基因
    B.F1中只有③④⑤有Y*染色体
    C.父本为个体⑤提供了X染色体
    D.④比⑥更适用于研究KS征的表型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染色体变异 
    【试题】

    2

    研究者在某马铃薯—茄子体细胞杂种中发现了经过多代繁殖之后仍能稳定存在的双着丝粒染色体,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马铃薯和茄子在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不稳定
    B.该杂种细胞中包含马铃薯和茄子两者的所有细胞核基因
    C.对染色体的镜检分析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该杂种细胞进行正常有丝分裂时可能有一个着丝粒失活

     【第 1260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者在某马铃薯—茄子体细胞杂种中发现了经过多代繁殖之后仍能稳定存在的双着丝粒染色体,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马铃薯和茄子在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不稳定
    B.该杂种细胞中包含马铃薯和茄子两者的所有细胞核基因
    C.对染色体的镜检分析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该杂种细胞进行正常有丝分裂时可能有一个着丝粒失活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染色体变异 
    【试题】

    3

    断裂是各类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始因,染色体断裂后,不带着丝粒的部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定向移动而常丢失,带有着丝粒部分的断端有很强的粘合性,可以与其他染色体的断端相互连接,形成各种类型的畸变,如下图所示。连接在一起的两条染色体,分裂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出现染色体环的前提是同一染色体的两端均出现断裂
    B.若染色体桥由姐妹染色单体重接形成,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断裂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染色体桥发生断裂可导致基因重组

     【第 1259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断裂是各类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始因,染色体断裂后,不带着丝粒的部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定向移动而常丢失,带有着丝粒部分的断端有很强的粘合性,可以与其他染色体的断端相互连接,形成各种类型的畸变,如下图所示。连接在一起的两条染色体,分裂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出现染色体环的前提是同一染色体的两端均出现断裂
    B.若染色体桥由姐妹染色单体重接形成,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断裂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染色体桥发生断裂可导致基因重组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 
    【试题】

    4

    真核细胞转座子有逆转录转座子(如图①)和DNA转座子(如图②)之分,可在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该过程依托转座酶将转座子两端特定序列进行切割,再将其插入到DNA分子的特定位点中,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转座酶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可破坏磷酸二酯键
    B.转座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DNA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总数保持不变
    D.逆转录转座子通常存在于外显子等不易于转录的区域

     【第 12562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真核细胞转座子有逆转录转座子(如图①)和DNA转座子(如图②)之分,可在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该过程依托转座酶将转座子两端特定序列进行切割,再将其插入到DNA分子的特定位点中,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转座酶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可破坏磷酸二酯键
    B.转座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DNA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总数保持不变
    D.逆转录转座子通常存在于外显子等不易于转录的区域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试题】

    5

    人类的每条5号染色体上有2个SMN1或其等位基因。SMN1 有基因内长序列缺失和微小突变(基因中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变化)两种变异类型,其中长序列缺失的突变基因不能通过现有引物进行PCR扩增。无正常SMN1基因的个体患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MN1 基因的两种变异类型均为基因突变
    B.(SMA)患者的基因型有24
    C.通过PCR扩增后电泳,有条带的个体均不患(SMA) 
    D.正常夫妇生下患病后代属于基因重组

     【第 1254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人类的每条5号染色体上有2个SMN1或其等位基因。SMN1 有基因内长序列缺失和微小突变(基因中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变化)两种变异类型,其中长序列缺失的突变基因不能通过现有引物进行PCR扩增。无正常SMN1基因的个体患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MN1 基因的两种变异类型均为基因突变
    B.(SMA)患者的基因型有24
    C.通过PCR扩增后电泳,有条带的个体均不患(SMA) 
    D.正常夫妇生下患病后代属于基因重组

     
    共计:248 条记录 页次:1/50 每页:5 条    1 [2][3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