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精彩试题收藏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86

    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中取样
    D.对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第 725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中取样
    D.对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87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治蝗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即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吃干净,有效控制虫害。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YAWEN OFFICE 
    (1)甲图模型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进化逐步形成的。
    (2)乙图中OA时间段,蝗虫每天增加3.5%,并呈“J”型曲线增长,假设最初有3000只,则15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15=______________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鸭是________消费者。
    (4)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利用单一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079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治蝗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即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吃干净,有效控制虫害。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YAWEN OFFICE 
    (1)甲图模型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进化逐步形成的。
    (2)乙图中OA时间段,蝗虫每天增加3.5%,并呈“J”型曲线增长,假设最初有3000只,则15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15=______________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鸭是________消费者。
    (4)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利用单一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88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第 706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89

    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YAWEN OFFICE

    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式是样方法

    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
    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争将会加剧

     【第 701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YAWEN OFFICE

    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式是样方法

    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
    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争将会加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90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第 696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共计:371 条记录 页次:58/75 每页:5 条   9 7 [56][5758 [59][60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