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操作列表
    关闭答案    显示答案
    所有试卷    导出试卷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试题中心 查看次数 195 次  本卷试题总数 共 38 题 
     2016年国庆假期高一学生作业
     组卷人:杨忠 共 38 题 时量: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一、单选题:共有 35 小题,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编号写在答题区域。
    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是双链延伸

     【第 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是双链延伸

    2.

    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用蛋白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处理,蛋白酶作用于

    from clipboard

     【第 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用蛋白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处理,蛋白酶作用于

    from clipboard

    3.

    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b表示二肽
    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得M值不变
    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第 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b表示二肽
    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得M值不变
    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4.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第 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

    向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人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温后再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试管中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应该是
    A.产生红黄色沉淀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溶液不变化

     【第 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向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人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温后再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试管中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应该是
    A.产生红黄色沉淀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溶液不变化

    6.

    与生物膜所特有的表面特性与活性形成无直接关系的是
    A.生物膜的黏附(黏附物质如糖蛋白)
    B.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C.细胞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是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
    D.特异的受体反应(如淋巴细胞的受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

     【第 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与生物膜所特有的表面特性与活性形成无直接关系的是
    A.生物膜的黏附(黏附物质如糖蛋白)
    B.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C.细胞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是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
    D.特异的受体反应(如淋巴细胞的受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

    7.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第 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8.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数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             (     ) 
    A.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      D.土壤溶液中HCO3-的浓度

     【第 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数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             (     ) 
    A.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      D.土壤溶液中HCO3-的浓度

    9.

    实验表明,钾离子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钾离子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出转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第 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实验表明,钾离子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钾离子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出转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10.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基质中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两者基粒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第 1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基质中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两者基粒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11.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D.细胞核的核膜属于单层生物膜

     【第 1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D.细胞核的核膜属于单层生物膜

    12.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第 1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13.

    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第 1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14.

    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
    A.双螺旋模型       B.脂质-脂质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


     【第 1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
    A.双螺旋模型       B.脂质-脂质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


    15.

    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第 1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16.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切片细胞内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第 1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切片细胞内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17.

    现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16个羧基和106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6条多肽链中共含有"-NH2"个数是
    A.16              B.22              C.12              D.6

     【第 1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现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16个羧基和106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6条多肽链中共含有"-NH2"个数是
    A.16              B.22              C.12              D.6

    18.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第 1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9.

    植物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是 (   )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第 1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植物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是 (   )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20.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第 2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21.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第 2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22.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分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若干条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B.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C.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D.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P、Fe等元素

     【第 2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分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若干条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B.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C.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D.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P、Fe等元素

    23.

    下列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
    A.病毒   B.酵母菌   C.小麦   D.变形虫

     【第 2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
    A.病毒   B.酵母菌   C.小麦   D.变形虫

    24.

    合成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分子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
    A.铁盐    B.磷酸盐    C.钙盐    D.硫酸盐

     【第 2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合成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分子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
    A.铁盐    B.磷酸盐    C.钙盐    D.硫酸盐

    25.

    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A.液泡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中心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第 2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A.液泡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中心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2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第 2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27.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其化学本质是
    A .核糖核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D .氨基酸

     【第 2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其化学本质是
    A .核糖核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核酸 D .氨基酸

    28.

    2003年5月28日,世界第一匹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在意大利顺利诞生。“普罗梅泰亚”能合成与亲代相似的脂肪酶,这主要与其亲代体内含有哪类物质有关(   )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第 2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2003年5月28日,世界第一匹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在意大利顺利诞生。“普罗梅泰亚”能合成与亲代相似的脂肪酶,这主要与其亲代体内含有哪类物质有关(   )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29.

    从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看,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第 2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从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看,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30.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在生物体内是(    )
    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

     【第 3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在生物体内是(    )
    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

    31.

    下列对细胞中主要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描述中,属于核酸的功能是
    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

     【第 3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对细胞中主要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描述中,属于核酸的功能是
    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

    32.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第 3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3.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呈双螺旋排列的

    B.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第 3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呈双螺旋排列的

    B.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34.

    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仍可具有活性的是 (    )
    A.用甲基绿和毗罗红混合液对 DNA 和 RNA 染色后的细胞
    B.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C.经卡诺氏液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
    D.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第 3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仍可具有活性的是 (    )
    A.用甲基绿和毗罗红混合液对 DNA 和 RNA 染色后的细胞
    B.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C.经卡诺氏液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
    D.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35.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对注意事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0.9%的NaCl溶液,防止人口腔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B.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
    C.用缓水冲洗,防止将载玻片上的细胞冲掉
    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后,吸去多余的染色剂,防止浪费

     【第 3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对注意事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0.9%的NaCl溶液,防止人口腔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B.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
    C.用缓水冲洗,防止将载玻片上的细胞冲掉
    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后,吸去多余的染色剂,防止浪费

    二、简答题:共有 3 小题,请按各小题要求作答。
    36.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1)将红细胞放入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红细胞破裂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主要是______,用________试剂可鉴定该物质。

    (3)欲制备较为纯净的细胞膜,再用__________法分离提纯细胞膜。

    (4)用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请分析原因。


     【第 3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1)将红细胞放入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红细胞破裂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主要是______,用________试剂可鉴定该物质。

    (3)欲制备较为纯净的细胞膜,再用__________法分离提纯细胞膜。

    (4)用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请分析原因。


    37.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反应颜色为________。

     【第 3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反应颜色为________。

    38.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图中方框①、②中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

    (2)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A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⑥过程为________,若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r,通过⑥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

     【第 3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图中方框①、②中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

    (2)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A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⑥过程为________,若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r,通过⑥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

    注:收藏数大于显示数,说明某些记录已删除或禁用   共计:38 条记录  页次:1/1 每页:50 条      1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