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桔梗科(Campanulace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草本,稀灌木,大多有乳汁。叶互生 、对生 ,稀轮生 ,无托叶 。花序各式,最常见的是聚伞花序,花两性,花萼通常上位,花冠合瓣,辐射对称,胚珠多数。蒴果,少为浆果 。
广布于全球,约有70属2000余种。中国有17属约 170种,主产西南部。刺萼参属和同钟花属为中国特有属。桔梗科包括70属大约2000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一些种是小乔木,一般茎叶折断后都会流出无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在南部非洲也有许多种类。中国有16属约150种,以西南地区最多。
该科植物主要为药用,有许多著名中药材,如党参、桔梗、沙参和半边莲等。桔梗亚科的乳汁管含有多种苷,如桔梗中的桔梗苷,沙参中的沙参苷,它们在医学上常用于消炎,消肿,消蛇毒。本科风铃草属和沙参属植物的花大、形状如钟,有观赏价值,国外已引种栽培。
一年生草本或多年生草本,花两性,稀少单性或雌雄异株,大多5数,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筒部与子房贴生,有的贴生至子 房顶端,有的仅贴生于子房下部,也有花萼无筒,5全裂,完全不与子房贴生,裂片大多离生,常宿存,镊合状排列。
花冠为合瓣的,浅裂或深裂至基部而成为5个花瓣状的裂片,整齐,或后方纵缝开裂至基部,其余部分浅裂,使花冠为两侧对称,裂片在花蕾中镊合状排列极少覆瓦状排列,雄蕊5枚,通常与花冠分离,或贴生于花冠筒下部,彼此间完全分离,或借助于花丝基部的长绒毛而在下部粘合成筒,或花药联合而花丝分离,或完全联合;花丝基部常扩大成片状,无毛或边缘密生绒毛;花药内向,极少侧向,在两侧对称的花中,花药常不等大,常有两个或更多个花药有顶生刚毛,别处有或无毛。花盘有或无,如有则为上位,分离或为筒状(或环状)。
子房下位,或半上位,少完全上位的,2-5 (6) 室;花柱单一,常在柱头下有毛,柱头2-5 (6) 裂,胚珠多数,大多着生于中轴胎座上。
果通常为蒴果,顶端瓣裂或在侧面(在宿存的花萼裂片之下)孔裂,或盖裂,或为不规则撕裂的干果,少为浆果。种子多数,有或无棱,胚直,具胚乳。
具根状茎,或具茎基 (Caulorhiza 或 Caudex) ,茎基以 Adenophora 和 Codonopsis两属最为典型,有时基茎具横走分枝,有时植株具地下块根。稀少为灌木,小乔木或草质藤本。大多数种类具乳汁管,分泌乳汁。叶为单叶,互生,少对生或轮生。花常常集成聚伞花序,有时聚伞花序演变为假总状花序,或集成圆锥花序,或缩成头状花序,有时花单生。
全科有60-70个属,大约2000种。世界广布,但主产地为温带和亚热带。最大的两个属是 Campanula 和 Lobelia,它们各自都有数百种,前者主产北温带,后者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尤其是南美洲。中国产16属,大约170种,其中 Adenophora 和 Codonopsis 主产于中国,Cyananthus 和 Leptocodon 仅仅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区系,Homocodon 则为中国西南地区所特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