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试题
返回【多选题】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突变体(缺失LHCSR蛋白,LHCSR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多选题】水稻细胞中的M 基因编码的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同株水稻会有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M 基因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让基因型为Mm的水稻自交,F1 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MM:Mm:mm=3:4:1,F1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例为3:1
B.由F1的结果推测,亲本水稻产生的含m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1/3
C.该水稻种群的M 基因频率会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D.杂交F2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MM:Mm:mm=25:20:3
A.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例为3:1
B.由F1的结果推测,亲本水稻产生的含m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1/3
C.该水稻种群的M 基因频率会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D.杂交F2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MM:Mm:mm=25:20:3
【多选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了一种观赏花卉,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其花色与基因的关系为:红花(A1 )、紫花(A2 )、白花(A3 ) 。为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其显隐性关系为:紫花> 红花> 白花
B.乙组杂交实验亲子代中紫花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C.若两紫花亲本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3:1 ,则两亲本均为杂合子
D.两亲本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3种花色

A.其显隐性关系为:紫花> 红花> 白花
B.乙组杂交实验亲子代中紫花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C.若两紫花亲本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3:1 ,则两亲本均为杂合子
D.两亲本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3种花色
【单选题】某雌雄同株二倍体植物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 ,其中A基因纯合时该植物不能产生雌配子,a基因纯合时该植物不能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a 的植株完全正常。现以若干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交配得到F1 。理论上,通过下列各交配方式所得F2 植株中,
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为1/2 的是
A.让F1 全部植株自交
B.让F1 全部植株自由交配
C.让F1 中基因型为AA、Aa 的植株自由交配
D.让F1 中基因型为Aa、aa 的植株自由交配
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为1/2 的是
A.让F1 全部植株自交
B.让F1 全部植株自由交配
C.让F1 中基因型为AA、Aa 的植株自由交配
D.让F1 中基因型为Aa、aa 的植株自由交配
【单选题】某同学利用掷骰子的随机性模拟配子产生的随机性。如图该同学设置了10个格子,2个为一组,现有质地均匀且相同的标注有A/a 的正方体骰子若干,每个格子中放置1枚骰子后盖上盖子摇晃模拟投掷过程,每次投掷就可相当于课本中的5次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组2个格子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每个骰子相邻的3个面标注A代表显性基因,另外相邻的3个面标注a 代表隐性基因
C.投掷后每组只读取一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每个格子中再放置1枚标注有B/b 的骰子,将每组2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A.每组2个格子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每个骰子相邻的3个面标注A代表显性基因,另外相邻的3个面标注a 代表隐性基因
C.投掷后每组只读取一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每个格子中再放置1枚标注有B/b 的骰子,将每组2个格子中骰子所显示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