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试题
返回【单选题】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高粱细胞中AT1基因编码的AT1蛋白可以调节作物的耐碱性表型,对于研究如何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会受胁迫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H2O2。图中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其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运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单选题】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其位置和分布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
B.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叶绿体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C.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定位的意义在于叶肉细胞能充分地吸收光能,制造更多有机物
D.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可根据相关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

A.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
B.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叶绿体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C.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定位的意义在于叶肉细胞能充分地吸收光能,制造更多有机物
D.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可根据相关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
【单选题】在野生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抗性的基因,某野生稻甲的4、8号染色体上分别具有纯合的抗稻飞虱基因A和抗冻基因B,栽培稻乙的染色体上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均发生丢失现象(用a、b表示)。选择一定数量的甲、乙品种的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抗稻飞虱的个体占3/4,不抗冻个体占1/6。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两种抗性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
C.甲、乙品种水稻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具有抗性的水稻占15/24
D.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抗冻水稻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低
A.两种抗性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
C.甲、乙品种水稻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具有抗性的水稻占15/24
D.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抗冻水稻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低
【单选题】如图为 DNA 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 DNA 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1的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是因为每个 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DNA的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C.根据图1,可推知图2的碱基序列为GATGCGTAAG
D.真核生物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分子

B.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DNA的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C.根据图1,可推知图2的碱基序列为GATGCGTAAG
D.真核生物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分子
【单选题】“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共同的化学信号和受体,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控网络,相关如图为其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图a中局部电流会向Ⅰ、Ⅲ方向进行传导
B.图b中呈现的内环境有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C.图b中的免疫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活性物质
D.图b可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A.在人体内图a中局部电流会向Ⅰ、Ⅲ方向进行传导
B.图b中呈现的内环境有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C.图b中的免疫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活性物质
D.图b可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