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亚雯题库—在线测试 浏览数 3262 次
本测试共100分,15分钟后自动提交,剩余:
提醒:因微信权限限制,微信中请选择用浏览器打开,否则试卷批改可能会出错……
01、02、03、04、05、06、07、08、09、10、
1、 用18O标记的水(10%)和未标记的水(90%)参与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含放射性的氧气所占的比例为( ) A、10% B、15% C、19% D、90%
【单选题】: A B C D
2、 在植物向光性的研究中,有以下几个重要发现: (1)黄素(flavin)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和植物向光性的作用光谱很相似, (2)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的突变株中,仍然有向光性反应, (3)碘化钾和苯乙酸等淬灭剂能使黄素的光致激发淬灭,但不能使类胡萝卜素的光致激发淬灭。植物在经碘化钾等淬灭剂人工处理后,丧失其向光性反应,但是其向重力性基本不受影响。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最合理的结论是 ( ) A.刺激植物产生向光性反应的是紫外光 B.向光性反应不灵敏的植物中存在过量的碘化钾 C.黄素是植物向光性反应中的光受体 D.类胡萝卜素是植物的向光性反应中的光受体
3、 阳光、空气、温度、水是重要的生态因素,下列生理活动,必须在完全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是 A.叶肉细胞内ATP的合成 B.人的胚胎发育 C.种子萌发成幼苗 D.酵母菌的生活
4、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如右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一种低等绿色植物—小球藻悬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装置,一个置于光下,一个置于暗处相同时间 B.若两管在光下相同时间,甲管释放的氧气有放射性 C.有同学认为将通入CO2改成溶解5%NaHCO3,会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D.该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5、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
0.50
0.75
1.50
2.25
6、 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 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7、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也减弱 B.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在t1时最高、t4时最低 C.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增多 D.若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比t0时增加了128 mg,则此阶段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120 mg
【多选题】: A B C D
8、
下图为某植物CO2消耗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在7:00前,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在18:00时,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
C.18:00时该植物停止光合作用 D.曲线b在10:00~12:00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减弱
9、 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判断题】: 正确 错误
10、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