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试题解析详页随机翻看

返回
  • 所属章节: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简答题】图1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YAWEN OFFICE 
    (1)上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1中的____和图2中的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1和图2中未标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_,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较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___,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图1中的食物链有____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农作物,1/4来自家禽,1/4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农作物____千克。
    (6)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农作物 水稻和大豆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 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4)抵抗力 农作物 

    (5)3 55 

    (6)分解有机物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图1中为农作物,图2中为水稻和大豆。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未标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等。(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4)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农作物,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图中有3条食物链: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禽→人、农作物→猪→人;本题的计算过程为0.5×10+0.25×100+0.25×100=55(kg)。

    (6)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其主要作用是分解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