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所有试题

返回

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全部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查看解答

  • 【多选题】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生物,其他生物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在一个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有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为去除样地中的海星可导致样地内发生群落的演替
    B.藤壶与贻贝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且贻贝更适合在样地生存
    C.藤壶和贻贝都可以被海星捕食,所以属于同一营养级
    D.实验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查看解答

  • 【单选题】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在石头的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蜥蜴活动的地点距离石头越近,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小
    B.距离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生物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C.在该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可以循环利用
    D.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强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查看解答

  • 【单选题】棉盲蝽是一种对棉花危害很大的小型昆虫,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汁液,导致棉花减产。科研工作者对我国某地棉盲蝽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干旱年份和涝年,棉盲蝽种群数量变化分别如A、B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样方法对棉田中的棉盲蝽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B.不同年份自6月中旬到7月上旬,棉盲蝽种群都呈现J型增长
    C.使用杀虫剂会诱发棉盲蝽产生抗性突变,因此最好进行生物防治
    D.涝年棉盲蝽的危害更加严重,掌握气象数据是棉盲蝽防治的关键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查看解答

  • 【单选题】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
    C.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
    D.宜选用50×50 m2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
  •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查看解答

  • 【单选题】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表示某一年该动物种群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该种群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与2月份相比,4~6月份成熟个体比例降低与未成熟个体数量增加有关
    B.若引入一种专门捕杀该动物幼体的天敌,则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会发生改变
    C.引起该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了年龄组成外还有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D.由于该动物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因此其年龄组成在每个月份都是稳定型
    12139 条 77/2428页  首页 上页 [75][76] 77 [78][79下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