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返回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步骤 |
A |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 mL 3%H2O2+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对照组:2 mL 3%H2O2+1 m L蒸馏水,保温5 min |
B |
pH影响酶的活性 |
① 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3%可溶性淀粉 ② 向A、B、C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 ③ 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新鲜唾液 ④ A、B、C三支试管均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 min,再用斐林试剂检验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2 mL 3%可溶性淀粉+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D |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 mL 3%可溶性淀粉+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 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 mL 3%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 |


圆点 |
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A |
滴加淀粉酶溶液 |
红棕色 |
B |
接种面包霉 |
红棕色 |
C |
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
蓝黑色 |
D |
滴加蔗糖酶溶液 |
? |
E |
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适量盐酸 |
蓝黑色 |
B.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并随温度的升高其催化活性逐渐增强
C.圆点E实验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D.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据此可推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

A.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曲线
B.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变化,植物生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C.Aa连续自交,随自交代数增加,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D.镁离子的吸收速度随着土壤溶液中镁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将肠淀粉酶溶液的PH值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的变化最接近下面 (纵坐标代表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pH值) 的哪一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