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返回甲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测定酶的反应速率;乙同学提出:先用酒精灯加热来制造高温条件,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1;丙同学指出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的地方,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他经过重新思考,定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先让酶由低到高预热成系列温度梯度,并与之相对应地加入过氧化氢,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2.

请回答:
(1)你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了丙同学的实验方案,用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反应速率(mL/s) |
0.38 |
0.42 |
0.45 |
0.5 |
0.7 |
1 |
0.55 |
0.25 |
0 |

(3)若用新鲜土豆研磨液代替上述新鲜猪肝脏研磨液,能否出现上述表格中类似的数据?_____。
(4)以上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____降解有关。
该物质的降解与 ____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____降解有关。
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 A、B两个品种中耐储运的是: _____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措施应该是: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伴随有颜色变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U/mg) 脂肪酶活性(U/mg) 淀粉酶活性(U/mg)
|
蛋白酶活性(U/mg) |
脂肪酶活性(U/mg) |
淀粉酶活性(U/mg) |
对照组 |
1.09 |
0.08 |
0.12 |
实验组 |
1.71 |
0.10 |
0.13 |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恒温水浴锅。
(1)实验设计:下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请分析:
溶液 试管 |
蔗糖溶液 |
淀粉溶液 |
蔗糖酶溶液 |
淀粉酶溶液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丁 |
- |
+ |
+ |
- |
②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
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形成对照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 取四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1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比37℃时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管号 |
GA 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保温24 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淀粉液 |
25℃保10 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