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返回

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全部

  •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查看解答

  • 【简答题】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请据表分析回答:

    温度CO2 释放量O2含量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

    46.4

    35.2

    6.4

    38.9

    65.5

    67.2

    30

    59.8

    21.4

    8.8

    56.6

    100

    102

    40

    48.2

    17.3

    7.1

    42.4

    74.2

    73.5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O2含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O2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查看解答

  • 【简答题】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时间(h)

    X液面位置(cm)

    0

    5.0

    1

    7.0

    2

    9.0

    3

    11.0

    4

    13.0

    5

    14.5

    6

    15.5

    7

    15.8

    8

    15.8

    9

    15.8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个)。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同种___________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查看解答

  • 【简答题】ATP既是神经元的“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分子。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ATP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人体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生理过程),其分子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1,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2)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
    (3)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编号

    X物质的浓度

    (μg·mL1)

    细胞内ATP的浓度

    (nmol·mL1)

    细胞死亡

    的百分率

    A

    0

    80

    1

    B

    2

    70

    2

    C

    4

    50

    10

    D

    8

    20

    25

    E

    16

    5

    70

    F

    32

    1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μ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查看解答

  • 【简答题】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验证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已知SO42-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请回答:
    (一)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步骤1

    加入1%CuSO4溶液和pH6.8的缓冲液各1mL

    加入A

    步骤2

    各加入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匀后放置一段时间

    步骤3

    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B

    步骤4

    取出试管,各加入1%的碘溶液3滴,观察颜色变化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步骤”中A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B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试管甲__________色,试管乙______________色。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请你提出另外一种结果检测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

    试管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查看解答

  • 【单选题】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B.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2157 条 96/432页  首页 上页 [94][95] 96 [97][98下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