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返回
A.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产生[H]也消耗[H]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1)由图1可知,影响A、B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与A点相比,B点所处条件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
(2)光照强度较弱的阴雨天时,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大棚植物的产量,从图1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是C点时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填图中标号)。图中会消耗H2O的过程除①外还有_____(填图中标号)。
为了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小组将黑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可以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1)适宜光照下,与25℃相比,30℃条件下液滴的移动速度__________(填“快”或“慢”),黑藻细胞固定CO2的速率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2)有人认为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应如何完善该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未达到CO2饱和点时,提高反应液中NaHCO3的浓度,短时间内黑藻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4)取黑藻叶片放入含无水乙醇的研钵中,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以使研磨更充分。长时间浸泡在无水乙醇中的黑藻叶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H+置换,如将色素提取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可能与研磨时未加_________________ 时的色素提取液颜色相似。
A.90%红光+10%蓝光 B.10%红光+90%蓝光
C.100%蓝光 D.白光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_____。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___________ 。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21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18O先参与___________ 。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