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返回【单选题】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细胞因不含叶绿体而显白色(如图中b所示),将整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两天,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两小时后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滴加碘液显色后观察。下列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a处和b处两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发生于叶绿体中
B.实验中a处和c处两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C.实验中a处和遮光纸遮挡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D.实验中光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A.实验中a处和b处两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发生于叶绿体中
B.实验中a处和c处两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C.实验中a处和遮光纸遮挡部分对照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D.实验中光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简答题】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Ⅰ是_____,乙图中的物质Ⅳ通常是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乙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填数字)。②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_____,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此时光照强度属于_____变量。若要用该装置研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___________,还要将装置_____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Ⅰ是_____,乙图中的物质Ⅳ通常是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乙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填数字)。②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_____,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此时光照强度属于_____变量。若要用该装置研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___________,还要将装置_____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ATP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ATP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单选题】为了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菠菜绿叶提取出光合色素粗品,然后在25℃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可维持研磨液pH的稳定
B.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
C.弱酸环境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可能低于叶绿素
D.可用纸层析法分析②④两组溶液颜色差异的原因
实验组号 |
色素溶液(mL) |
pH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8.0 |
10 |
绿色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③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④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B.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
C.弱酸环境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可能低于叶绿素
D.可用纸层析法分析②④两组溶液颜色差异的原因
【简答题】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
(2)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光最有效。当E=B时,若往温室内充入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用“→”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a点和A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
(2)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光最有效。当E=B时,若往温室内充入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用“→”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a点和A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