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返回
KH2PO4 |
1.4 g |
Na2HPO4 |
2.1 g |
MgSO4·7H2O |
0.2 g |
葡萄糖 |
1 g |
尿素 |
10 g |
琼脂 |
15 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和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是利用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关于右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_____。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提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若物质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______。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___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耐盐性,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面是某研究小组测定自来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为7.5%NaC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此培养基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及水和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7.5%NaCl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在制作血平板时需等平板冷却后,方可加入血液,以防止________。血平板在使用前,需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3)取10mL自来水样,加入_____mL无菌水稀释成10-1稀释自来水样,依次操作,制作10-2、10-3、10-4稀释自来水样。
(4)将0.1 mL 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接种到4组(每组3个)血平板上的方法是_______。在血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________。若在10-3组的3个血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则每升自来水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 ~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
管号 |
1 |
2 |
3 |
4 |
5 |
6 |
苯酚浓度(mg/ L) |
|
|
|
|
|
1 |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打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 + 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