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1

    动物个体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可能表现出三种类型的分布格局: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如果个体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相邻的其他个体时,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好处,当许多个体都这样做时就会形成集群分布,这种现象可称为“自私牧群原则”。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下图是出现在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百分比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具有一系列的数量特征,其中,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调查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在空间上,十七年蝉的成虫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分布格局的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时间上,十七年蝉表现出了高度同步化的生命周期,在种群的正常生命周期之外,没有发现过早或过晚出现该种蝉。根据“自私牧群原则”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249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动物个体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可能表现出三种类型的分布格局: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如果个体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相邻的其他个体时,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好处,当许多个体都这样做时就会形成集群分布,这种现象可称为“自私牧群原则”。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下图是出现在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百分比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具有一系列的数量特征,其中,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调查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在空间上,十七年蝉的成虫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分布格局的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时间上,十七年蝉表现出了高度同步化的生命周期,在种群的正常生命周期之外,没有发现过早或过晚出现该种蝉。根据“自私牧群原则”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Nt+1。其中K对策生物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绝灭点X,当种群数量高于X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而种群数量低于X则会走向绝灭。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据图分析,当种群基数较小时,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的是________对策生物;当种群基数较小时,种群增长为负值的是________对策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平衡点,所以种群数量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水平,该水平称为________________。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要保护大熊猫,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鼠的寿命很短,几乎全年均可繁殖,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家鼠的数量会出现“J”型增长,此时需控制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的值来控制鼠害,若家鼠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则该数学模型中λ的值=________。

     【第 1223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Nt+1。其中K对策生物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绝灭点X,当种群数量高于X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而种群数量低于X则会走向绝灭。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据图分析,当种群基数较小时,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的是________对策生物;当种群基数较小时,种群增长为负值的是________对策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平衡点,所以种群数量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水平,该水平称为________________。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要保护大熊猫,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鼠的寿命很短,几乎全年均可繁殖,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家鼠的数量会出现“J”型增长,此时需控制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的值来控制鼠害,若家鼠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则该数学模型中λ的值=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3

    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m2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使用,减轻 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以促进鸭的生长

     【第 11765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m2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使用,减轻 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以促进鸭的生长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4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徒,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青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YAWEN OFFICE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流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_______。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第 1038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徒,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青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YAWEN OFFICE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流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_______。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5

    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生物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乙图中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在增长。
    (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示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同一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大于老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原因在于大熊猫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83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生物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乙图中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在增长。
    (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示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同一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大于老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原因在于大熊猫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79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7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_______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植物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0.0

    9.2

    8.0

    6.8

    5.5

    3.0

    2.1

    1.1

    0.3

    0.1

    0.3

    0.6

    1.1

    1.5

    2.3

    3.0

    2.0

    0.4

    0

    0

    (2)如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第 966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_______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植物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0.0

    9.2

    8.0

    6.8

    5.5

    3.0

    2.1

    1.1

    0.3

    0.1

    0.3

    0.6

    1.1

    1.5

    2.3

    3.0

    2.0

    0.4

    0

    0

    (2)如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8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数量接近K2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型,此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6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数量接近K2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型,此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9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离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YAWEN OFFICE 
    下表为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μg•mL-1)

    繁殖时期

    种群Ⅰ

    种群Ⅱ

    种群Ⅲ

    繁殖初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8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6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离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YAWEN OFFICE 
    下表为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μg•mL-1)

    繁殖时期

    种群Ⅰ

    种群Ⅱ

    种群Ⅲ

    繁殖初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8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10

    右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曲线________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下的增长(环境中的增长)。

    (2)曲线________表示种群在有环境阻力下的增长(环境中的增长),
    曲线呈“________”型曲线。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会适得其反
    D.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有时也可能超过K值
    (4)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
    ①严密封储粮食;②清除生活垃圾;③生物防治,保护老鼠的天敌;④施用剧毒农药。
    (5)观察下图鸡苗的存活曲线,养鸡场经营状况最佳的是                      (  )
    YAWEN OFFICE 

     【第 909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右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曲线________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下的增长(环境中的增长)。

    (2)曲线________表示种群在有环境阻力下的增长(环境中的增长),
    曲线呈“________”型曲线。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会适得其反
    D.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有时也可能超过K值
    (4)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
    ①严密封储粮食;②清除生活垃圾;③生物防治,保护老鼠的天敌;④施用剧毒农药。
    (5)观察下图鸡苗的存活曲线,养鸡场经营状况最佳的是                      (  )
    YAWEN OFFICE 

     
    共计:22 条记录 页次:1/3 每页:10 条      1 [2][3]: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