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1 | 下图为用三种不同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小鼠①、②、③对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最迅速 B.②最迅速 C.③最迅速 D.②与③相近
【第 1262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为用三种不同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小鼠①、②、③对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最迅速 B.②最迅速 C.③最迅速 D.②与③相近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2 |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 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第 1262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 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3 |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了花粉等过敏原,产生了抗体,进而使机体产生相关过敏症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目前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案——SLIT ,该方案的具体操作是将过敏原制成滴剂,让过敏患者在舌下含服,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浓度的方式来对过敏患者进行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活性介质作用于辅助性T 细胞的特异性受体
C.活性介质引发了细胞免疫,对鼻、眼的细胞进行攻击
D.SLIT 治疗的原理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第 1262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了花粉等过敏原,产生了抗体,进而使机体产生相关过敏症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目前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案——SLIT ,该方案的具体操作是将过敏原制成滴剂,让过敏患者在舌下含服,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浓度的方式来对过敏患者进行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活性介质作用于辅助性T 细胞的特异性受体
C.活性介质引发了细胞免疫,对鼻、眼的细胞进行攻击
D.SLIT 治疗的原理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4 | 神经肽Y(NPY) 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神经递质,在不同条件下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不同,神经肽Y 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细胞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B.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NPY 受体
C.NPY不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D.NPY 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第 1262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神经肽Y(NPY) 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神经递质,在不同条件下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不同,神经肽Y 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细胞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B.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NPY 受体
C.NPY不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D.NPY 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5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 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 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第 1262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 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 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6 | 母亲乳汁中含有抗体,主要类型为IgG(抗体中的一种类型)。下图为母乳中IgG 免疫球蛋白经由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至子代小鼠体内的过程图解。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Fc 受体在pH=6或更低时与IgG的Fc结合,在pH=7 时不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IgG 进入血液的过程既有胞吞过程也有胞吐过程
B.子代小鼠获得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功能特点
C.影响Fc受体与Fc结合的因素为pH ,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两者结合
D.胞吞、胞吐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第 1261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母亲乳汁中含有抗体,主要类型为IgG(抗体中的一种类型)。下图为母乳中IgG 免疫球蛋白经由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至子代小鼠体内的过程图解。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Fc 受体在pH=6或更低时与IgG的Fc结合,在pH=7 时不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IgG 进入血液的过程既有胞吞过程也有胞吐过程
B.子代小鼠获得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功能特点
C.影响Fc受体与Fc结合的因素为pH ,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两者结合
D.胞吞、胞吐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7 | 目前常通过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措施来治疗癌症。其机理如图所示。免疫检查点属于免疫抑制分子,是确保免疫反应符合一定条件才被激活的调节机制,可防止免疫细胞杀伤其靶细胞。癌细胞通过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而产生免疫逃逸。细胞毒性T细胞与NK细胞均可杀伤癌细胞。MHC-I参与内源性(胞内)抗原的呈递过程,65%以上的癌细胞均发现存在MHC-I分子丢失的情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PD1、PDL1、MHC-I都属于免疫检查点
B.NK细胞识别IGSF8会促进其杀伤功能
C.联合应用两种抗体与单独使用PD1抗体效果基本相同
D.使用PD1抗体对杀伤MHC-I丢失的癌细胞基本无效 【第 1260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目前常通过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措施来治疗癌症。其机理如图所示。免疫检查点属于免疫抑制分子,是确保免疫反应符合一定条件才被激活的调节机制,可防止免疫细胞杀伤其靶细胞。癌细胞通过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而产生免疫逃逸。细胞毒性T细胞与NK细胞均可杀伤癌细胞。MHC-I参与内源性(胞内)抗原的呈递过程,65%以上的癌细胞均发现存在MHC-I分子丢失的情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PD1、PDL1、MHC-I都属于免疫检查点
B.NK细胞识别IGSF8会促进其杀伤功能
C.联合应用两种抗体与单独使用PD1抗体效果基本相同
D.使用PD1抗体对杀伤MHC-I丢失的癌细胞基本无效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8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细胞,进而诱发局部红肿的炎症反应,在一些病毒感染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细胞的过度损伤为代价对病毒展开攻击,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防止炎症反应过强导致的正常细胞损伤,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和垂体细胞内相应受体结合,与乙酰胆碱共同防止“炎症风暴”的出现
B.如果炎症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之间发生正反馈调节会导致“炎症风暴”的产生
C.“炎症风暴”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是由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过强导致的
D.巨噬细胞、T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不属于神经递质 【第 1258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细胞,进而诱发局部红肿的炎症反应,在一些病毒感染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细胞的过度损伤为代价对病毒展开攻击,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防止炎症反应过强导致的正常细胞损伤,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和垂体细胞内相应受体结合,与乙酰胆碱共同防止“炎症风暴”的出现
B.如果炎症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之间发生正反馈调节会导致“炎症风暴”的产生
C.“炎症风暴”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是由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过强导致的
D.巨噬细胞、T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不属于神经递质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9 | 研究发现通过蛋白质工程构建的三特异性抗体可实现对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M)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特异性抗体是由三种抗体融合得到
B.正常小鼠的组织细胞中不会大量表达 CD38
C.三特异性抗体通过T细胞的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对 MM 的杀伤力
D.三特异性抗体与CD28 结合抑制T细胞的死亡从而使T细胞维持一定数量 【第 1247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发现通过蛋白质工程构建的三特异性抗体可实现对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M)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特异性抗体是由三种抗体融合得到
B.正常小鼠的组织细胞中不会大量表达 CD38
C.三特异性抗体通过T细胞的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对 MM 的杀伤力
D.三特异性抗体与CD28 结合抑制T细胞的死亡从而使T细胞维持一定数量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10 | 某研究团队使用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将乳腺癌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放在一起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绿色荧光。在电子显微镜下
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其实质是促进靶细胞的衰老
B.“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实验常用的标记方法,与本实验所使用的标记方法相同
C.癌细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之后可能呼吸速率会提高
D.在治疗癌症的思路上,可以考虑使用促进纳米管生成的药物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第 1242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研究团队使用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将乳腺癌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放在一起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绿色荧光。在电子显微镜下
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其实质是促进靶细胞的衰老
B.“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实验常用的标记方法,与本实验所使用的标记方法相同
C.癌细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之后可能呼吸速率会提高
D.在治疗癌症的思路上,可以考虑使用促进纳米管生成的药物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
共计:166 条记录 页次:1/17 每页:10 条
1 [2][3]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