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621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B.为调查某种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调查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两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2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估算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约为56只/公顷
    C.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此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小于实际的 K 值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第 1200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B.为调查某种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调查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两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2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估算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约为56只/公顷
    C.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此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小于实际的 K 值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选修1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 
    【试题】

    622

    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依据图示光间断实验的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因素可能是暗期长度
    B.植物能够感受光周期变化与叶绿体中的光敏色素有关
    C.推测③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持续夜长达不到开花条件
    D.根据实验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可能会开花

     【第 1200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选修1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依据图示光间断实验的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因素可能是暗期长度
    B.植物能够感受光周期变化与叶绿体中的光敏色素有关
    C.推测③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持续夜长达不到开花条件
    D.根据实验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可能会开花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植物生长素 
    【试题】

    623

    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4-D 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

    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

    A.浓度为2.55×10-2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
    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左右
    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
    D.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

     【第 1200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4-D 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

    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

    A.浓度为2.55×10-2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
    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左右
    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
    D.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免疫失调 
    【试题】

    624

    对玫瑰花粉产生过敏性哮喘的病人,见到人造玫瑰花时也会出现哮喘,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性免疫反应。此现象符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玫瑰花粉是条件刺激,引起哮喘的人造玫瑰花是非条件刺激
    B.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会消退,是因为两种刺激之间失去了联系
    C.玫瑰花粉和人造玫瑰花引起的反射的效应器相同
    D.免疫反应不受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

     【第 1200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免疫失调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对玫瑰花粉产生过敏性哮喘的病人,见到人造玫瑰花时也会出现哮喘,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性免疫反应。此现象符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玫瑰花粉是条件刺激,引起哮喘的人造玫瑰花是非条件刺激
    B.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会消退,是因为两种刺激之间失去了联系
    C.玫瑰花粉和人造玫瑰花引起的反射的效应器相同
    D.免疫反应不受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选修1 第4章 免疫调节 
    【试题】

    625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机体可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C.TAM可减弱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D.IL-10会对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产生不利影响

     【第 1200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选修1 第4章 免疫调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机体可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C.TAM可减弱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D.IL-10会对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产生不利影响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试题】

    626

    体温调节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较高级的调节功能,人体可通过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热射病是一种因持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而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患者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并常伴有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下列有关人体的体温调节及热射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B.寒冷时骨骼肌战栗和增添衣物均属于体温调节中的行为性调节
    C.热射病的发生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热射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症状可能与高热时酶促反应紊乱有关

     【第 1200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体温调节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较高级的调节功能,人体可通过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热射病是一种因持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而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患者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并常伴有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下列有关人体的体温调节及热射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B.寒冷时骨骼肌战栗和增添衣物均属于体温调节中的行为性调节
    C.热射病的发生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热射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症状可能与高热时酶促反应紊乱有关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试题】

    627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理化性质改变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加可能介导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为探究相关机理,科研人员连续6周给四组糖尿病小鼠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检测各组小鼠尿液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机体出现肾损伤时,尿液的UACR会升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科研人员给糖尿病小鼠注射醛固酮,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B.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应为注射蒸馏水,各组小鼠的饲养方式属于无关变量
    C.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会导致醛固酮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肾脏的损伤程度
    D.该项研究可为治疗醛固酮介导的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潜在药物靶点

     【第 1200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理化性质改变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加可能介导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为探究相关机理,科研人员连续6周给四组糖尿病小鼠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检测各组小鼠尿液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机体出现肾损伤时,尿液的UACR会升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科研人员给糖尿病小鼠注射醛固酮,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B.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应为注射蒸馏水,各组小鼠的饲养方式属于无关变量
    C.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会导致醛固酮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肾脏的损伤程度
    D.该项研究可为治疗醛固酮介导的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潜在药物靶点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试题】

    628

    下图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图中的信息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而发挥作用
    B.①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都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
    D.②③是细胞因子,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第 1200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图中的信息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而发挥作用
    B.①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都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
    D.②③是细胞因子,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试题】

    629

    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位于③上的④是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
    B.②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与④结合一定使③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血液

     【第 1200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位于③上的④是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
    B.②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与④结合一定使③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血液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试题】

    630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大脑纹状体内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二者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诱发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PD),其致病机理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效应相抗衡,共同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B.多巴胺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增大,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
    C.可通过注射一定量的多巴胺类药物或抗乙酰胆碱药物来治疗PD
    D.两种神经递质作用于脊髓后,引起脊髓支配的肌肉收缩或舒张属于条件反射

     【第 1199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大脑纹状体内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二者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诱发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PD),其致病机理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效应相抗衡,共同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B.多巴胺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增大,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
    C.可通过注射一定量的多巴胺类药物或抗乙酰胆碱药物来治疗PD
    D.两种神经递质作用于脊髓后,引起脊髓支配的肌肉收缩或舒张属于条件反射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63/1214 每页:10 条     9 7 [61][6263 [64][65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