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51

    稻田综合种养是绿色生态的农渔(禽)发展模式,契合当下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粮养双赢”的良好效益。下图是稻鸭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碳元素转移过程,箭头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图中碳元素以 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转移,图中箭头指向需修改之处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图中鸭子的食物比例由水稻、杂草:植食性昆虫=1:2,调整为3:2,那么调整后鸭子获得的能量值是原来的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倍。
    (3)与稻鸭共作模式相比,稻单作模式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稳定性更高。
    (4)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二化螟幼虫喜钻入稻茎为害,稻纵卷叶螟幼虫喜取食上表皮及叶肉。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可制成杀虫剂(Bt药液)。科研人员比较不同剂量的Bt药液对二化螟幼虫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题干信息分析,Bt药液对 ___________  幼虫的杀灭效果较好,另一害虫存活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5)某同学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稻田中的基本组分进行合理组织,设计了一个生态缸。下列关于生态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缸中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生态缸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
    C.生态缸需要放在不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D.生态缸中生物死亡、水质恶化造成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属于正反馈调节
    E.生态缸是密闭的,外部环境对生态缸的生态平衡没有影响

     【第 1257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稻田综合种养是绿色生态的农渔(禽)发展模式,契合当下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粮养双赢”的良好效益。下图是稻鸭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碳元素转移过程,箭头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图中碳元素以 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转移,图中箭头指向需修改之处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图中鸭子的食物比例由水稻、杂草:植食性昆虫=1:2,调整为3:2,那么调整后鸭子获得的能量值是原来的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倍。
    (3)与稻鸭共作模式相比,稻单作模式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稳定性更高。
    (4)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二化螟幼虫喜钻入稻茎为害,稻纵卷叶螟幼虫喜取食上表皮及叶肉。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可制成杀虫剂(Bt药液)。科研人员比较不同剂量的Bt药液对二化螟幼虫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题干信息分析,Bt药液对 ___________  幼虫的杀灭效果较好,另一害虫存活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5)某同学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稻田中的基本组分进行合理组织,设计了一个生态缸。下列关于生态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缸中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生态缸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
    C.生态缸需要放在不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D.生态缸中生物死亡、水质恶化造成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属于正反馈调节
    E.生态缸是密闭的,外部环境对生态缸的生态平衡没有影响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试题】

    52

    机体长时间接触病毒或肿瘤抗原时,会导致CD8+T(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
    (1)正常状态下,CD8+T能够识别靶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新的_______________  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发挥免疫效应。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 _______________,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2)肿瘤细胞表面通过高表达PD-L1,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见图1),促进CD8+T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可用_______________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但长期使用该方法时,治疗效果会减弱。
    (3)另有研究发现,在交感神经附近聚集着更多的耗竭CD8+T,故推测交感神经能影响CD8+T细胞分化为耗竭状态。
    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人体的 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
    ②研究还发现,交感神经细胞接受病毒或肿瘤抗原信号刺激后,能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且CD8+T细胞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R。研究人员向R受体过表达的CD8+T加入相应抗原,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在相应抗原刺激下,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事实中,与上述结论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 。
    A.敲除R受体的CD8+T分化为耗竭CD8+T的比例增加
    B.R受体激活后CD8+T的线粒体功能受损、葡萄糖摄取减少
    C.与正常小鼠相比,R受体过表达小鼠感染HIV后能更好地控制病毒
    ④请结合(3)研究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

     【第 1257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机体长时间接触病毒或肿瘤抗原时,会导致CD8+T(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丧失免疫活性的耗竭状态。
    (1)正常状态下,CD8+T能够识别靶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新的_______________  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发挥免疫效应。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 _______________,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2)肿瘤细胞表面通过高表达PD-L1,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见图1),促进CD8+T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可用_______________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但长期使用该方法时,治疗效果会减弱。

    (3)另有研究发现,在交感神经附近聚集着更多的耗竭CD8+T,故推测交感神经能影响CD8+T细胞分化为耗竭状态。
    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人体的 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
    ②研究还发现,交感神经细胞接受病毒或肿瘤抗原信号刺激后,能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且CD8+T细胞膜上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R。研究人员向R受体过表达的CD8+T加入相应抗原,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在相应抗原刺激下,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事实中,与上述结论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 。
    A.敲除R受体的CD8+T分化为耗竭CD8+T的比例增加
    B.R受体激活后CD8+T的线粒体功能受损、葡萄糖摄取减少
    C.与正常小鼠相比,R受体过表达小鼠感染HIV后能更好地控制病毒
    ④请结合(3)研究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试题】

    53

    茄子是自花传粉植株,其花的单生和簇生分别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已知R和r位于10号染色体上,在茄子种群中发现了一棵突变体植株,正常植株和突变体植株的相关染色体和基因如下图所示,不含R或r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植株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为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互换的发生)区分某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还是突变体植株。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①若 ____________,则植株甲是正常植株;②若____________,则植株甲是突变体植株。
    (2)现茄子种群中出现一棵表型为花单生的杂合三体植株(10号常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该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测定花型基因是否在10号染色体上,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
    ①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 ____________,则该花型基因__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10号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1:1,则该花型基因____________ (填“是”“不是”或“不一定”)在10号染色体上。

     【第 1257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茄子是自花传粉植株,其花的单生和簇生分别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已知R和r位于10号染色体上,在茄子种群中发现了一棵突变体植株,正常植株和突变体植株的相关染色体和基因如下图所示,不含R或r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植株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为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互换的发生)区分某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还是突变体植株。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①若 ____________,则植株甲是正常植株;②若____________,则植株甲是突变体植株。
    (2)现茄子种群中出现一棵表型为花单生的杂合三体植株(10号常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该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测定花型基因是否在10号染色体上,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
    ①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 ____________,则该花型基因__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10号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1:1,则该花型基因____________ (填“是”“不是”或“不一定”)在10号染色体上。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试题】

    54

    “驴打滚”是北京著名甜口小吃,刚出炉的“驴打滚”热气腾腾,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里面的豆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驴打滚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驴打滚中的黄豆面含有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比等质量糖类释放的能量多
    C.驴打滚中的豆沙馅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结构发生改变,但仍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
    D.驴打滚中的淀粉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在体内以糖原形式储存或转化为脂肪储存

     【第 1257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驴打滚”是北京著名甜口小吃,刚出炉的“驴打滚”热气腾腾,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里面的豆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驴打滚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驴打滚中的黄豆面含有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比等质量糖类释放的能量多
    C.驴打滚中的豆沙馅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结构发生改变,但仍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
    D.驴打滚中的淀粉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在体内以糖原形式储存或转化为脂肪储存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试题】

    55

    蛋白质通常构成蛋白复合体发挥作用。如“核孔复合体”是由多个蛋白质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亲水核质间运输通道。“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B.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细胞内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透过性

     【第 1257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蛋白质通常构成蛋白复合体发挥作用。如“核孔复合体”是由多个蛋白质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亲水核质间运输通道。“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B.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细胞内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透过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56

    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高粱细胞中AT1基因编码的AT1蛋白可以调节作物的耐碱性表型,对于研究如何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会受胁迫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H2O2。图中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其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运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第 1257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高粱细胞中AT1基因编码的AT1蛋白可以调节作物的耐碱性表型,对于研究如何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会受胁迫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H2O2。图中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其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运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57

    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其位置和分布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
    B.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叶绿体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C.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定位的意义在于叶肉细胞能充分地吸收光能,制造更多有机物
    D.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可根据相关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

     【第 1257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其位置和分布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
    B.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叶绿体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C.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定位的意义在于叶肉细胞能充分地吸收光能,制造更多有机物
    D.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可根据相关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试题】

    58

    在野生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抗性的基因,某野生稻甲的4、8号染色体上分别具有纯合的抗稻飞虱基因A和抗冻基因B,栽培稻乙的染色体上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均发生丢失现象(用a、b表示)。选择一定数量的甲、乙品种的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抗稻飞虱的个体占3/4,不抗冻个体占1/6。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两种抗性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
    C.甲、乙品种水稻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具有抗性的水稻占15/24
    D.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抗冻水稻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低

     【第 1257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野生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抗性的基因,某野生稻甲的4、8号染色体上分别具有纯合的抗稻飞虱基因A和抗冻基因B,栽培稻乙的染色体上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均发生丢失现象(用a、b表示)。选择一定数量的甲、乙品种的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抗稻飞虱的个体占3/4,不抗冻个体占1/6。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两种抗性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
    C.甲、乙品种水稻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具有抗性的水稻占15/24
    D.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抗冻水稻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低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试题】

    59

    如图为 DNA 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 DNA 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1的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是因为每个 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DNA的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C.根据图1,可推知图2的碱基序列为GATGCGTAAG
    D.真核生物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分子

     【第 1257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 DNA 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 DNA 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1的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是因为每个 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DNA的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C.根据图1,可推知图2的碱基序列为GATGCGTAAG
    D.真核生物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分子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60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共同的化学信号和受体,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控网络,相关如图为其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在人体内图a中局部电流会向Ⅰ、Ⅲ方向进行传导
    B.图b中呈现的内环境有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C.图b中的免疫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活性物质
    D.图b可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第 1256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共同的化学信号和受体,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控网络,相关如图为其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在人体内图a中局部电流会向Ⅰ、Ⅲ方向进行传导
    B.图b中呈现的内环境有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C.图b中的免疫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活性物质
    D.图b可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6/1214 每页:10 条     9 7 [4][56 [7][8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