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试题】

    421

    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花生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花生种子中促进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真叶长出之后,干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萌发前相比,萌发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有机物种类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观察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需使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的切片进行染色,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__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显微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4)实验证明,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化学元素含量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20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花生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花生种子中促进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真叶长出之后,干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萌发前相比,萌发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有机物种类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观察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需使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的切片进行染色,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__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显微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4)实验证明,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化学元素含量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试题】

    422

    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利用过程。当肠道的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所以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乳糖是一种二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B.乳糖不耐受症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C.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利用自身的其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多种产物导致pH下降
    D.喝牛奶腹胀、腹泻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生了气体以及肠道产生的消化液过多

     【第 1220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利用过程。当肠道的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所以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乳糖是一种二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B.乳糖不耐受症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C.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利用自身的其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多种产物导致pH下降
    D.喝牛奶腹胀、腹泻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生了气体以及肠道产生的消化液过多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3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定点插入到受精卵的Y染色体上,获得转基因雄性小鼠。该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雌性小鼠交配,通过观察荧光可确定早期胚胎的性别。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基因编辑处理的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需用不同成分的培养液
    B.基因编辑处理的受精卵经体外培养至2细胞期,须将其植入同期发情小鼠的子官,才可获得表达EGFP的小鼠
    C.分离能表达EGFP的胚胎干细胞,通过核移植等技术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小鼠
    D.通过观察早期胚胎的荧光,能表达EGFP的即为雄性小鼠胚胎

     【第 1220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定点插入到受精卵的Y染色体上,获得转基因雄性小鼠。该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雌性小鼠交配,通过观察荧光可确定早期胚胎的性别。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基因编辑处理的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需用不同成分的培养液
    B.基因编辑处理的受精卵经体外培养至2细胞期,须将其植入同期发情小鼠的子官,才可获得表达EGFP的小鼠
    C.分离能表达EGFP的胚胎干细胞,通过核移植等技术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小鼠
    D.通过观察早期胚胎的荧光,能表达EGFP的即为雄性小鼠胚胎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如图所示,该方法获得的胰岛素分子因容易发生聚合而影响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为避免目的基因任意连接和载体自身环化,应选用Sma Ⅰ、Pst Ⅰ两种酶对它们进行处理
    B.基因表达载体除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等
    C.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时,应选用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为受体细胞
    D.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直接对胰岛素分子进行改造,使其功能更符合人类的要求

     【第 1220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如图所示,该方法获得的胰岛素分子因容易发生聚合而影响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为避免目的基因任意连接和载体自身环化,应选用Sma Ⅰ、Pst Ⅰ两种酶对它们进行处理
    B.基因表达载体除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等
    C.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时,应选用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为受体细胞
    D.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直接对胰岛素分子进行改造,使其功能更符合人类的要求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5

    下图1表示限制酶Spe Ⅰ、Xba 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2表示基因P(960 bp)、基因Q(840 bp)的限制酶Spe Ⅰ或Xba Ⅰ的酶切图谱和融合基因,图3表示几种基因经限制酶Spe Ⅰ或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得到的带谱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基因P经限制酶Spe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Ⅰ相同
    B.基因Q经限制酶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Ⅱ相同
    C.融合基因经限制酶Spe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Ⅲ相同
    D.融合基因经限制酶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Ⅳ相同

     【第 1220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1表示限制酶Spe Ⅰ、Xba 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2表示基因P(960 bp)、基因Q(840 bp)的限制酶Spe Ⅰ或Xba Ⅰ的酶切图谱和融合基因,图3表示几种基因经限制酶Spe Ⅰ或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得到的带谱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基因P经限制酶Spe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Ⅰ相同
    B.基因Q经限制酶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Ⅱ相同
    C.融合基因经限制酶Spe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Ⅲ相同
    D.融合基因经限制酶Xba Ⅰ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Ⅳ相同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6

    MAb技术是一种通过DNA编码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有更多的发展潜力。此前发表的研究显示,以埃博拉病毒为目标且高度优化的基于DNA的单克隆抗体,单次给药在小鼠血液中产生了高水平的抗体表现。下图是dMAb技术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的操作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dMAb技术涉及蛋白质工程,需要通过抗体结构1和结构2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1和2
    B.过程②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C.与传统利用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相比,dMAb技术在抗体的制备上的优势有产生抗体的细胞种类不局限于免疫细胞(浆细胞)等
    D.重组质粒的构建所需的工具只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第 1220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MAb技术是一种通过DNA编码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有更多的发展潜力。此前发表的研究显示,以埃博拉病毒为目标且高度优化的基于DNA的单克隆抗体,单次给药在小鼠血液中产生了高水平的抗体表现。下图是dMAb技术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的操作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dMAb技术涉及蛋白质工程,需要通过抗体结构1和结构2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1和2
    B.过程②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C.与传统利用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相比,dMAb技术在抗体的制备上的优势有产生抗体的细胞种类不局限于免疫细胞(浆细胞)等
    D.重组质粒的构建所需的工具只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7

    D基因中含两种限制酶BamHⅠ和Msp Ⅰ (5′C↓CGG3′)的酶切位点,Hpa Ⅱ和Msp Ⅰ酶切位点相同,酶切位点处的胞嘧啶可能被甲基化,Hpa Ⅱ对胞嘧啶甲基化敏感(即不能切割甲基化的酶切位点),而Msp Ⅰ对胞嘧啶甲基化不敏感。某种基因型小鼠(Dd)有表型1和表型2两种表型,利用两种表型的小鼠D基因做了三组酶切实验:第一组单独使用BamHⅠ,第二组使用BamHⅠ+Msp Ⅰ,第三组使用BamHⅠ+Hpa Ⅱ;每组完全酶切产物(每一个酶切位点均被切割)通过电泳分离并使用探针得到杂交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该种小鼠(Dd)有两种表型可能与D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有关
    B.若经过第一组处理后均可得到8.9kb的基因片段(包含探针),则说明经过第一组处理后的D基因的酶切位点均没有被甲基化
    C.若控制表型1的D基因经过第二组和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分别是3.5 kb和8.9 kb,则说明控制表型1的D基因中的4个Msp Ⅰ酶切位点均被甲基化
    D.若控制表型2的D基因经过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介于3.5kb和8.9kb之间,则说明D基因中最多有3个Hpa Ⅱ酶切位点被甲基化

     【第 12202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D基因中含两种限制酶BamHⅠ和Msp Ⅰ (5′C↓CGG3′)的酶切位点,Hpa Ⅱ和Msp Ⅰ酶切位点相同,酶切位点处的胞嘧啶可能被甲基化,Hpa Ⅱ对胞嘧啶甲基化敏感(即不能切割甲基化的酶切位点),而Msp Ⅰ对胞嘧啶甲基化不敏感。某种基因型小鼠(Dd)有表型1和表型2两种表型,利用两种表型的小鼠D基因做了三组酶切实验:第一组单独使用BamHⅠ,第二组使用BamHⅠ+Msp Ⅰ,第三组使用BamHⅠ+Hpa Ⅱ;每组完全酶切产物(每一个酶切位点均被切割)通过电泳分离并使用探针得到杂交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该种小鼠(Dd)有两种表型可能与D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有关
    B.若经过第一组处理后均可得到8.9kb的基因片段(包含探针),则说明经过第一组处理后的D基因的酶切位点均没有被甲基化
    C.若控制表型1的D基因经过第二组和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分别是3.5 kb和8.9 kb,则说明控制表型1的D基因中的4个Msp Ⅰ酶切位点均被甲基化
    D.若控制表型2的D基因经过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介于3.5kb和8.9kb之间,则说明D基因中最多有3个Hpa Ⅱ酶切位点被甲基化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8

    COR基因是植物的冷调节基因,其编码的亲水性多肽能保护细胞免受冻害,具有提高抗寒性的作用。转录因子CBF(由CBF基因控制合成)能够特异性结合下游的靶基因启动子区,激活COR基因的表达。将不同植物的COR基因和CBF基因组合构建抗寒基因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植物体内能大幅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根据载体和目的基因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选择不同的限制酶。当遇到平末端和黏性末端无法连接时,可利用Klenow酶特有的与DNA聚合酶作用相同的特性,将黏性末端补平后再与平末端连接。
    (1)研究小组获取了一段包含CBF基因的长DNA片段,根据已知CBF基因序列设计了适宜长度的引物A和引物B,在PCR过程中,经过四次循环消耗引物A和引物B共________________个,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若干种限制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为将COR基因表达载体和CBF基因组合构建抗寒基因超量表达载体,应选用Hed Ⅰ切割COR基因表达载体、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CBF基因的某一侧后再连接。为实现CBF基因与COR基因表达载体的另一侧连接,共需用到________________种酶。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3)在转入超量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物中,转录因子CBF特异性识别下游的靶基因启动子区后,与______酶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激活COR基因的表达。检测COR基因及其表达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4)科学家在培育的转基因植物中,筛选到一棵AtNUP160植株(atnup160基因的突变体),AtNUP160基因表达产物能通过干扰核孔复合体的形成,影响RNA的出核转运,进而影响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发现,AtNUP160植株中CBF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影响了COR基因的表达,导致抗寒性减弱。由此推断AtNUP160植株抗寒性减弱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201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COR基因是植物的冷调节基因,其编码的亲水性多肽能保护细胞免受冻害,具有提高抗寒性的作用。转录因子CBF(由CBF基因控制合成)能够特异性结合下游的靶基因启动子区,激活COR基因的表达。将不同植物的COR基因和CBF基因组合构建抗寒基因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植物体内能大幅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根据载体和目的基因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选择不同的限制酶。当遇到平末端和黏性末端无法连接时,可利用Klenow酶特有的与DNA聚合酶作用相同的特性,将黏性末端补平后再与平末端连接。
    (1)研究小组获取了一段包含CBF基因的长DNA片段,根据已知CBF基因序列设计了适宜长度的引物A和引物B,在PCR过程中,经过四次循环消耗引物A和引物B共________________个,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若干种限制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为将COR基因表达载体和CBF基因组合构建抗寒基因超量表达载体,应选用Hed Ⅰ切割COR基因表达载体、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CBF基因的某一侧后再连接。为实现CBF基因与COR基因表达载体的另一侧连接,共需用到________________种酶。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3)在转入超量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物中,转录因子CBF特异性识别下游的靶基因启动子区后,与______酶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激活COR基因的表达。检测COR基因及其表达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4)科学家在培育的转基因植物中,筛选到一棵AtNUP160植株(atnup160基因的突变体),AtNUP160基因表达产物能通过干扰核孔复合体的形成,影响RNA的出核转运,进而影响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发现,AtNUP160植株中CBF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影响了COR基因的表达,导致抗寒性减弱。由此推断AtNUP160植株抗寒性减弱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试题】

    429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的信号传导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通过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双子叶植物)中,来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如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和含CDPK基因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标记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通过基因工程,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中,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应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利用PCR可获得大量的CDPK基因,PCR扩增的第一步:用微量移液器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缓冲液、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水、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的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CDPK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已产生了CDPK。

     【第 12200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的信号传导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通过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双子叶植物)中,来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如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和含CDPK基因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标记了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通过基因工程,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中,获得具有抗性的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DPK基因插入质粒中,应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利用PCR可获得大量的CDPK基因,PCR扩增的第一步:用微量移液器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缓冲液、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水、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的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将CDPK基因导入拟南芥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CDPK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已产生了CDPK。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试题】

    430

    如图为DNaseI (一种消化DNA的内切核酸酶)足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鉴别RNA聚合酶等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DNaseI作用于DNA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B.加入的蛋白质可保护相应DNA序列不受DNaseI攻击
    C.图中①处的空白区域是蛋白质与DNA结合后留下的“足迹”
    D.该方法可找到与特异性DNA结合的目标蛋白且能确定目标蛋白结合的碱基

     【第 12199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DNaseI (一种消化DNA的内切核酸酶)足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鉴别RNA聚合酶等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DNaseI作用于DNA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B.加入的蛋白质可保护相应DNA序列不受DNaseI攻击
    C.图中①处的空白区域是蛋白质与DNA结合后留下的“足迹”
    D.该方法可找到与特异性DNA结合的目标蛋白且能确定目标蛋白结合的碱基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43/1214 每页:10 条     9 7 [41][4243 [44][45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