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染色体变异 | | |  |
【试题】 2091 | 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和粗细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理论上,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短时间内获得性状稳定遗传的彩棉.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低频、_________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2)研究人员以白色棉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杂交,受粉后存在着精子与卵细胞不融合但母本仍可产生种子的现象。这些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少量的父本单倍体植株、母本单倍体植株,以及由父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植株。
①欲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如图是研究人员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效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对长纤维棉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组加倍成为多倍体。请简述长纤维性状出现的原因的鉴定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0465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单倍体育种 不定向性
(2) ①父本单倍体 ②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影响0.05%秋水仙素,处理12 h
(3)取幼苗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制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2分) 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和粗细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理论上,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短时间内获得性状稳定遗传的彩棉.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低频、_________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2)研究人员以白色棉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杂交,受粉后存在着精子与卵细胞不融合但母本仍可产生种子的现象。这些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少量的父本单倍体植株、母本单倍体植株,以及由父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植株。
①欲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如图是研究人员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效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对长纤维棉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组加倍成为多倍体。请简述长纤维性状出现的原因的鉴定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 | |  |
【试题】 2092 |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 2浓度的变化。将绿色盆栽植物置于透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 2和O 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将植物和透明密闭容器一起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产生CO 2的具体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图中,a时刻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含量将 __________________,ab时段产生ATP总量最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______,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C 3的产生速率_____(>、=、<)丙酮酸的产生速率。
(4)图乙中该植物17时的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 【第 1046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答全给分) 叶绿体基质
(2) 下降 叶绿体
(3) 8和17时 >
(4)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全给分)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将绿色盆栽植物置于透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将植物和透明密闭容器一起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图中,a时刻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__,ab时段产生ATP总量最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______,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C3的产生速率_____(>、=、<)丙酮酸的产生速率。
(4)图乙中该植物17时的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 | |  |
【试题】 2093 | 依据题目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1)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设构成下图多肽分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a,那么该多肽的分子量是________。

(3)下图中从化学组成上看,②和④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某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___________(填“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第 10463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答全给分)
(2) a-54
(3) 五碳糖的不同
(4) A/T-G/C
(5) 极性运输 依据题目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1)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设构成下图多肽分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a,那么该多肽的分子量是________。

(3)下图中从化学组成上看,②和④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某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___________(填“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2094 | 人体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机能是相互协调的,请回答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
(1)炎症反应时,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邻近血管扩张并增加了血管的渗透性,使流向伤口的血液增多,组织胺引起邻近血管扩张等现象属于________调节。
(2)强烈的炎症反应中,白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经血液输送到脑,与细菌内毒素共同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上升,但体温感觉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神经细胞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与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浆细胞可由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产生。
(4)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升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第 10462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体液
(2)大脑皮层 化学信号→为电信号
(3)浆 抗体 B细胞和记忆细胞
(4) 防卫、监控和清除 (答全给分)
(5) 神经递质 人体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机能是相互协调的,请回答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
(1)炎症反应时,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邻近血管扩张并增加了血管的渗透性,使流向伤口的血液增多,组织胺引起邻近血管扩张等现象属于________调节。
(2)强烈的炎症反应中,白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经血液输送到脑,与细菌内毒素共同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上升,但体温感觉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神经细胞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与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浆细胞可由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产生。
(4)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升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 | |  |
【试题】 2095 | 苦瓜植株中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D.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第 1046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苦瓜植株中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D.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细胞的增殖 | | |  |
【试题】 2096 | 下图中的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所示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所示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图丁的b时期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图乙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DE段和图丁的b时期 【第 1046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中的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所示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所示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图丁的b时期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图乙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DE段和图丁的b时期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 | |  |
【试题】 2097 | 右图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 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处理时间内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B.图中a点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随后逐渐增大
C.处理到第10小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图中b点时间后细胞没有生物活性 【第 1045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右图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处理时间内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B.图中a点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随后逐渐增大
C.处理到第10小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图中b点时间后细胞没有生物活性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 | |  |
【试题】 2098 | 人体未成熟红细胞中的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PK)。 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红细胞中ATP生成减少使Na+累积而成球形,最终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人体正常成熟红细胞排出Na+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密码时停止转录
D、翻译时,遗传信息借助mRNA表达为具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第 1045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人体未成熟红细胞中的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PK)。 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红细胞中ATP生成减少使Na+累积而成球形,最终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人体正常成熟红细胞排出Na+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密码时停止转录
D、翻译时,遗传信息借助mRNA表达为具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利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 | |  |
【试题】 2099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新基因就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AA > Aa > aa,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C.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细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D.自然选择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 1045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利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新基因就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AA > Aa > aa,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C.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细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D.自然选择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 |  |
【试题】 2100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效应T细胞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第 1045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效应T细胞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
|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210/1214 每页:10 条
9 7 [208][209] 210 [211][212]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