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1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内两种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在a、b、c、d连续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两者是竞争关系 B.b时间段内甲数量增加,乙数量减少
C.两者是捕食关系 D.若引入丙以甲为食,则乙的数量会增加 【第 1094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内两种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在a、b、c、d连续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两者是竞争关系 B.b时间段内甲数量增加,乙数量减少
C.两者是捕食关系 D.若引入丙以甲为食,则乙的数量会增加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2 |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d<b时,M与N之间竞争激烈
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第 1094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d<b时,M与N之间竞争激烈
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3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第 1093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4 | 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第 1093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5 |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第 1040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6 | 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 食物 B.温度 光照 C.温度 温度 D.光照 食物 【第 1040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 食物 B.温度 光照 C.温度 温度 D.光照 食物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7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K值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第 1029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K值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8 | 黄猄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猄蚁能通过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黄猄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
B.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C.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D.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第 1028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黄猄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猄蚁能通过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黄猄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
B.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C.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D.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19 |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高山蒿草的种群密度下降,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结果显示,有效洞穴密度对达乌里秦艽密度几乎无影响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将影响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第 1027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高山蒿草的种群密度下降,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结果显示,有效洞穴密度对达乌里秦艽密度几乎无影响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将影响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 |  |
【试题】 20 | 图中的三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第 1021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图中的三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
|
共计:73 条记录 页次:2/8 每页:10 条
9 [1] 2 [3][4]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