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试题】

    11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c点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第 1222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c点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12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和颤蓝细菌(颤藻)是引起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蓝细菌(蓝藻),为了治理水华,科研人员在培养瓶中培养两种藻类以研究其种间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曲线①表明,在0~13天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B.曲线②的K值小于①,原因是两种蓝细菌竞争有限资源和空间
    C.调查湖水中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样方法
    D.单独培养微囊蓝细菌时,随着其密度的增加,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第 1196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和颤蓝细菌(颤藻)是引起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蓝细菌(蓝藻),为了治理水华,科研人员在培养瓶中培养两种藻类以研究其种间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曲线①表明,在0~13天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B.曲线②的K值小于①,原因是两种蓝细菌竞争有限资源和空间
    C.调查湖水中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样方法
    D.单独培养微囊蓝细菌时,随着其密度的增加,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13

    图1为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灰喜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的曲线(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6~8年间,灰喜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C.图2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第 1188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图1为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灰喜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的曲线(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6~8年间,灰喜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C.图2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14

    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图中K值为600个,M值为100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300、80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

     【第 1176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图中K值为600个,M值为100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300、80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15

    如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
    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
    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第 1176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
    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
    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试题】

    16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其中6条因故死亡,余下的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100条,其中5条因故死亡(均为未标记个体),余下的鲫鱼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原有鲫鱼多少条

    A.380条   B.400条  C.406条   D.424条

     【第 1176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其中6条因故死亡,余下的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100条,其中5条因故死亡(均为未标记个体),余下的鲫鱼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原有鲫鱼多少条

    A.380条   B.400条  C.406条   D.424条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17

    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第 1162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群落的演替 
    【试题】

    18

    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灌木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地衣
    B.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
    C.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的寿命较短
    D.该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第 1136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群落的演替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灌木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地衣
    B.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
    C.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的寿命较短
    D.该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19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这种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后仍继续增大

     【第 1132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这种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后仍继续增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20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甲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B.甲、乙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均逐渐增大
      C甲、乙两个种群间竞争关系先增大后减小
      D.t时,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第 1131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甲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B.甲、乙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均逐渐增大
      C甲、乙两个种群间竞争关系先增大后减小
      D.t时,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共计:266 条记录 页次:2/27 每页:10 条     9 [12 [3][4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