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61

    科学家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工后期
    B.图1 中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图 2中的 a、c、b、e细胞类型
    C.图2中c类型细胞也可以表示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D.图1中乙、丁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第 1246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科学家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工后期
    B.图1 中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图 2中的 a、c、b、e细胞类型
    C.图2中c类型细胞也可以表示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D.图1中乙、丁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 
    【试题】

    162

    乳腺细胞的增殖受雌激素和P16、P21蛋白等共同调节,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乳腺癌细胞中活跃表达的CDK4/6与cycinD 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促进 Rb蛋白发生磷酸化,使得E2F转录因子释放,合成大量G蛋白,促进癌细胞恶性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P16、P21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因G蛋白合成减少而停止分裂
    B.雌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会促进cyclinD蛋白的合成
    C.Rb基因可能是原癌基因,该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活性过强就有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D,用靶向药物选择性抑制 CDK4/6的活性,是抑制癌细胞分裂的一种思路

     【第 1246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乳腺细胞的增殖受雌激素和P16、P21蛋白等共同调节,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乳腺癌细胞中活跃表达的CDK4/6与cycinD 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促进 Rb蛋白发生磷酸化,使得E2F转录因子释放,合成大量G蛋白,促进癌细胞恶性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P16、P21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因G蛋白合成减少而停止分裂
    B.雌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会促进cyclinD蛋白的合成
    C.Rb基因可能是原癌基因,该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活性过强就有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D,用靶向药物选择性抑制 CDK4/6的活性,是抑制癌细胞分裂的一种思路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 
    【试题】

    163

    种皮会限制O2进人种子,在种皮被突破前,种子主要进得无氧呼吸。豌豆手种子吸水萌发实验中种子耗氧量、乙醇脱氢酶活性与被氧化的NAD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无氧呼吸中,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醇,与此同时NADH 被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a点为种皮被突破的时间点
    B,Ⅱ阶段种子内 〇2浓度降低限制了有氧呼吸
    C.Ⅲ阶段种子无氧呼吸合成乙醇的速率逐渐增加
    D.q处种子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

     【第 1246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种皮会限制O2进人种子,在种皮被突破前,种子主要进得无氧呼吸。豌豆手种子吸水萌发实验中种子耗氧量、乙醇脱氢酶活性与被氧化的NAD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无氧呼吸中,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醇,与此同时NADH 被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a点为种皮被突破的时间点
    B,Ⅱ阶段种子内 〇2浓度降低限制了有氧呼吸
    C.Ⅲ阶段种子无氧呼吸合成乙醇的速率逐渐增加
    D.q处种子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被动运输 
    【试题】

    164

    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早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第 1246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被动运输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早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 
    【试题】

    165

    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

     【第 1246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试题】

    16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第 1246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试题】

    167

    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异种移植)或是解决全球器官紧缺的办法之一。研究团队对猪肾内皮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改造后,得到了3种工程细胞和可提供异种移植肾源的供体猪。具体流程及部分测量数据如图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研究证实供体猪的3个聚糖抗原基因(3KO)会引致人类、猴等受体的组织不相容。若以未经改造的猪肾作为异体肾源进行器官移植,受体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和抗体都有可能对供体器官产生特异性攻击效应,导致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敲除肾内皮细胞的3KO,该技术需人工设计一种“向导”RNA,其部分序列与3KO遵循__________原则结合,并引导Cas9蛋白断裂DNA双链,从而敲除3KO。
    (2)研究表明7个人类基因(7TG)可增加不同物种之间的兼容性。获取7TG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敲除3KO、插入7TG对异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将三组细胞与受体猴血清共孵育,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测量裂解细胞数如图示。据此得出结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4)供体猪器官常携带多种病毒,其中部分病毒潜在人畜传播风险。例如已有实验证明PERV(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整合到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试分析若给人进行异种移植,PERV的基因可能通过供体猪器官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为确保安全,对已构建好的3KO.7TG.细胞需要进行灭活PERV处理,且在临床试行前须在动物模型中测试。
    (5)从3KO.7TG.RI.细胞通过④过程构建供体猪所利用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第 12462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异种移植)或是解决全球器官紧缺的办法之一。研究团队对猪肾内皮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改造后,得到了3种工程细胞和可提供异种移植肾源的供体猪。具体流程及部分测量数据如图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研究证实供体猪的3个聚糖抗原基因(3KO)会引致人类、猴等受体的组织不相容。若以未经改造的猪肾作为异体肾源进行器官移植,受体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和抗体都有可能对供体器官产生特异性攻击效应,导致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敲除肾内皮细胞的3KO,该技术需人工设计一种“向导”RNA,其部分序列与3KO遵循__________原则结合,并引导Cas9蛋白断裂DNA双链,从而敲除3KO。
    (2)研究表明7个人类基因(7TG)可增加不同物种之间的兼容性。获取7TG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敲除3KO、插入7TG对异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将三组细胞与受体猴血清共孵育,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测量裂解细胞数如图示。据此得出结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4)供体猪器官常携带多种病毒,其中部分病毒潜在人畜传播风险。例如已有实验证明PERV(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整合到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试分析若给人进行异种移植,PERV的基因可能通过供体猪器官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为确保安全,对已构建好的3KO.7TG.细胞需要进行灭活PERV处理,且在临床试行前须在动物模型中测试。
    (5)从3KO.7TG.RI.细胞通过④过程构建供体猪所利用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试题】

    168

    驹形杆菌可合成细菌纤维素(BC)并将其分泌到胞外组装成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BC膜应用广泛。研究者设计了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光控表达载体,将其转入驹形杆菌后构建出一株能合成BC膜并可实现光控染色的工程菌株,为新型纺织原料的绿色制造及印染工艺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图一)。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优化了培养基的_______(答两点)等营养条件,并控制环境条件,大规模培养工程菌株后可在气液界面处获得BC菌膜(菌体和 BC膜的复合物)。
    (2)研究者利用T7 噬菌体来源的RNA聚合酶(T7RNAP)及蓝光光敏蛋白标签,构建了一种可被蓝光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光控原理见图二a,载体的部分结构见图二b)。构建载体时,选用了通用型启动子 PBAD(被工程菌 RNA 聚合酶识别)和特异型启动子PT7(仅被T7RNAP识别)。为实现蓝光控制染色,启动子①②及③依次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3)光控表达载体携带大观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长时间培养时在培养液中加入大观霉素,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4)根据预设的图案用蓝光照射已长出的BC菌膜并继续培养一段时间,随后将其转至染色池处理,发现只有经蓝光照射的区域被染成黑色,其原因是_____。
    (5)有企业希望生产其他颜色图案的BC膜。按照上述菌株的构建模式提出一个简单思路______。

     【第 12461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驹形杆菌可合成细菌纤维素(BC)并将其分泌到胞外组装成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BC膜应用广泛。研究者设计了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光控表达载体,将其转入驹形杆菌后构建出一株能合成BC膜并可实现光控染色的工程菌株,为新型纺织原料的绿色制造及印染工艺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图一)。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优化了培养基的_______(答两点)等营养条件,并控制环境条件,大规模培养工程菌株后可在气液界面处获得BC菌膜(菌体和 BC膜的复合物)。
    (2)研究者利用T7 噬菌体来源的RNA聚合酶(T7RNAP)及蓝光光敏蛋白标签,构建了一种可被蓝光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光控原理见图二a,载体的部分结构见图二b)。构建载体时,选用了通用型启动子 PBAD(被工程菌 RNA 聚合酶识别)和特异型启动子PT7(仅被T7RNAP识别)。为实现蓝光控制染色,启动子①②及③依次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3)光控表达载体携带大观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长时间培养时在培养液中加入大观霉素,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4)根据预设的图案用蓝光照射已长出的BC菌膜并继续培养一段时间,随后将其转至染色池处理,发现只有经蓝光照射的区域被染成黑色,其原因是_____。
    (5)有企业希望生产其他颜色图案的BC膜。按照上述菌株的构建模式提出一个简单思路_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 
    【试题】

    169

    大肠杆菌一般是将葡萄糖作为碳元素的来源,但是当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大肠杆菌会合成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对应的阻遏基因编码片段中A占24%
    B.RNA聚合酶通过与图中物质a结合后表达出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无乳糖时,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
    D.有乳糖时,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利用

     【第 1246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大肠杆菌一般是将葡萄糖作为碳元素的来源,但是当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大肠杆菌会合成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对应的阻遏基因编码片段中A占24%
    B.RNA聚合酶通过与图中物质a结合后表达出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无乳糖时,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
    D.有乳糖时,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利用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试题】

    170

    斑点叶突变体是水稻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在叶片或叶鞘上自发形成斑点的一类突变体,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水稻的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生型水稻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个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
    【实验一】将突变体S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植株均为野生表型。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野生表型与斑点叶表型的比例接近3:1。
    【实验二】检测发现,突变体S出现斑点叶表型是水稻中E基因突变所致(记为ES)。再对野生型与突变体S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得相关基因和转录剪切后的mRNA的部分序列如图所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实验三】进一步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S中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突变体S中的表达量相较野生型显著下降。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F2植株出现野生表型与斑点叶表型比例为3:1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二中,与野生型E基因序列相比,突变体S的ES基因中碱基对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
    (3)转录过程中通过_______酶的作用合成mRNA。真核生物中转录合成的mRNA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会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据此推测,突变体S成熟mRNA序列中只多出“AUAG”4个碱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水稻叶肉细胞中_______(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科学家发现突变体S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很高的抗性,而白叶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实验三,提出一种预防水稻感染白叶枯病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459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斑点叶突变体是水稻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在叶片或叶鞘上自发形成斑点的一类突变体,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水稻的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生型水稻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个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
    【实验一】将突变体S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植株均为野生表型。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野生表型与斑点叶表型的比例接近3:1。
    【实验二】检测发现,突变体S出现斑点叶表型是水稻中E基因突变所致(记为ES)。再对野生型与突变体S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得相关基因和转录剪切后的mRNA的部分序列如图所示。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实验三】进一步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S中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突变体S中的表达量相较野生型显著下降。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F2植株出现野生表型与斑点叶表型比例为3:1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二中,与野生型E基因序列相比,突变体S的ES基因中碱基对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
    (3)转录过程中通过_______酶的作用合成mRNA。真核生物中转录合成的mRNA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会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据此推测,突变体S成熟mRNA序列中只多出“AUAG”4个碱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水稻叶肉细胞中_______(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科学家发现突变体S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很高的抗性,而白叶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实验三,提出一种预防水稻感染白叶枯病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17/1214 每页:10 条     9 7 [15][1617 [18][19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