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试题】

    1301

    高温诱导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膜。某小组分别在正常温度、中度高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处理组织细胞,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组织细胞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细胞衰老可能会加快
      B.在实验过程中,极端高温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加快
      C.中度高温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与对照组的基本相同
      D.与中度高温组相比,极端高温组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较大

     【第 1126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高温诱导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膜。某小组分别在正常温度、中度高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处理组织细胞,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若组织细胞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细胞衰老可能会加快
      B.在实验过程中,极端高温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加快
      C.中度高温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与对照组的基本相同
      D.与中度高温组相比,极端高温组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较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1302

    研究人员将幼龄、健康小鼠的血液输入老年小鼠体内后,给老年小鼠衰老的组织器官带来了新的生机。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一种分泌蛋白——生长分化因子(GDF11)发挥了关键作用,GDF11能提高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鼠的组织细胞有能与GDF11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B.GDF11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P
    C.小鼠体内的干细胞都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
    D.与幼龄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能力较强

     【第 1125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研究人员将幼龄、健康小鼠的血液输入老年小鼠体内后,给老年小鼠衰老的组织器官带来了新的生机。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一种分泌蛋白——生长分化因子(GDF11)发挥了关键作用,GDF11能提高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鼠的组织细胞有能与GDF11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B.GDF11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P
    C.小鼠体内的干细胞都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
    D.与幼龄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能力较强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试题】

    1303

    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
    B.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

     【第 1125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
    B.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试题】

    1304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高、分布最广、作用最强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B.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C.谷氨酸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D.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

     【第 1125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高、分布最广、作用最强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B.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C.谷氨酸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D.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植物生长素 
    【试题】

    1305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实验组的插条数量、温度、湿度和遮光等条件都需要保持相同
    B.将插条上的芽全部去掉,以保证实验结果不受内源生长素的影响
    C.能以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浸泡插条,并形成相互对照
    D.能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横轴,以每组插条生根的数量为纵轴绘制坐标曲线

     【第 1125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实验组的插条数量、温度、湿度和遮光等条件都需要保持相同
    B.将插条上的芽全部去掉,以保证实验结果不受内源生长素的影响
    C.能以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浸泡插条,并形成相互对照
    D.能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横轴,以每组插条生根的数量为纵轴绘制坐标曲线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伴性遗传 
    【试题】

    1306

    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自然人群中,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下图是该地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家庭的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1、2号个体
    B.系谱图中1、4、5、7号个体都是杂合子
    C.若5、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表现正常且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8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122

     【第 1125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伴性遗传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自然人群中,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下图是该地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家庭的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A.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1、2号个体
    B.系谱图中1、4、5、7号个体都是杂合子
    C.若5、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表现正常且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8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122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

    1307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因赤眼蜂的卵寄生在棉铃虫的卵内而使其死亡。为比较放养赤眼蜂和喷洒高效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赤眼蜂

      棉铃虫密度

        棉铃虫其他天敌数(只/百株)

        处理

      寄生率(%)

      (只/百株)

      瓢虫

      草蛉

      螳螂

      食虫虻

      合计

    放养赤眼蜂区

        42.97

        16

        65

        33

        3

       2

        103

    喷洒高效农药区

        2.88

        14

        11

        4

        0

       0

        15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棉铃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常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幼虫的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在放养赤眼蜂区,棉铃虫其他天敌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在喷洒高效农药区,棉铃虫其他天敌数量明显少于放养赤眼蜂区的,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放养赤眼蜂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喷洒高效农药区生态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喷洒高效农药一段时间后,螳螂和食虫虻消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125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因赤眼蜂的卵寄生在棉铃虫的卵内而使其死亡。为比较放养赤眼蜂和喷洒高效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赤眼蜂

      棉铃虫密度

        棉铃虫其他天敌数(只/百株)

        处理

      寄生率(%)

      (只/百株)

      瓢虫

      草蛉

      螳螂

      食虫虻

      合计

    放养赤眼蜂区

        42.97

        16

        65

        33

        3

       2

        103

    喷洒高效农药区

        2.88

        14

        11

        4

        0

       0

        15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棉铃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常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幼虫的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在放养赤眼蜂区,棉铃虫其他天敌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在喷洒高效农药区,棉铃虫其他天敌数量明显少于放养赤眼蜂区的,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放养赤眼蜂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喷洒高效农药区生态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喷洒高效农药一段时间后,螳螂和食虫虻消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1308

    黄瓜的靶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该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点,而后黄点逐渐扩大甚至连成片,导致叶片失绿、干化变脆,严重影响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靶斑病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病级

    病斑面积(%)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μmol·(m2·s-1]

    0

    0

    53.70

    20.76

    0.40

    1

    2.57

    31.92

    18.88

    0.38

    3

    9.69

    29.45

    15.44

    0.36

    5

    28.84

    20.54

    15.39

    0.32


    注:病级指黄瓜叶片患靶斑病的不同程度;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
      (1)在提取到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黄瓜叶片对某种颜色的光的吸收率来计算叶片中的叶    绿素含量。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某种颜色的光”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红光”“蓝紫光”或 “绿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病斑面积的增大,黄瓜叶片的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黄瓜从外界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黄瓜叶肉细胞内O2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推测,靶斑病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使黄瓜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第 11253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黄瓜的靶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该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点,而后黄点逐渐扩大甚至连成片,导致叶片失绿、干化变脆,严重影响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靶斑病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病级

    病斑面积(%)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μmol·(m2·s-1]

    0

    0

    53.70

    20.76

    0.40

    1

    2.57

    31.92

    18.88

    0.38

    3

    9.69

    29.45

    15.44

    0.36

    5

    28.84

    20.54

    15.39

    0.32


    注:病级指黄瓜叶片患靶斑病的不同程度;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
      (1)在提取到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黄瓜叶片对某种颜色的光的吸收率来计算叶片中的叶    绿素含量。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某种颜色的光”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红光”“蓝紫光”或 “绿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病斑面积的增大,黄瓜叶片的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黄瓜从外界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黄瓜叶肉细胞内O2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推测,靶斑病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使黄瓜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试题】

    1309

    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一1,为了探究空腹血糖浓度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素分泌功能,研究人员让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为7.0~9.0 mmol•L一1的患者和空腹血糖浓度为10.1~14.0 mmol•L-1的患者在空腹时静脉采血,采血后立刻进食,再于餐后1h、2 h和3 h采血,测定三人的胰岛素浓度,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空腹状态下,受试者的胰岛素浓度都较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受试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的浓度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2)据图分析可知,受试者空腹血糖浓度越高,则胰岛素分泌功能越_________________ (填“强”或“弱”)。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较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引起原尿的渗透压升高,进而________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导致尿量增多。

     【第 11252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一1,为了探究空腹血糖浓度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素分泌功能,研究人员让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为7.0~9.0 mmol•L一1的患者和空腹血糖浓度为10.1~14.0 mmol•L-1的患者在空腹时静脉采血,采血后立刻进食,再于餐后1h、2 h和3 h采血,测定三人的胰岛素浓度,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Yangzhong Teaching Studio 
    (1)空腹状态下,受试者的胰岛素浓度都较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受试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的浓度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2)据图分析可知,受试者空腹血糖浓度越高,则胰岛素分泌功能越_________________ (填“强”或“弱”)。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较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引起原尿的渗透压升高,进而________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导致尿量增多。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伴性遗传 
    【试题】

    1310

    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的羽毛颜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灰色对黄色为显性。多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色雄鸟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色雌鸟杂交,子代中灰色雄鸟:黄色雄鸟:灰色雌鸟:黄色雌鸟=l:1:1: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雌、雄鸟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Z染色体上。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1251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3节 伴性遗传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的羽毛颜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灰色对黄色为显性。多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色雄鸟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色雌鸟杂交,子代中灰色雄鸟:黄色雄鸟:灰色雌鸟:黄色雌鸟=l:1:1: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雌、雄鸟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Z染色体上。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131/1214 每页:10 条     9 7 [129][130131 [132][133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