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 | | |  |
【试题】 91 | 植物开花具有光周期现象。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在一段黑暗时期中不同的闪光对于某种植物开花的影响(白光—W,红光—R,远红光—FR)。他们也研究了在白光期间进行暗处理的影响,下图展示了不同的实验处理之后的结果(除了第4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周期现象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吸收光能后具有活性
B 、根据5、6、7、8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作用
C 、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
D 、如果实验4开花,可以推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 【第 1253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植物开花具有光周期现象。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在一段黑暗时期中不同的闪光对于某种植物开花的影响(白光—W,红光—R,远红光—FR)。他们也研究了在白光期间进行暗处理的影响,下图展示了不同的实验处理之后的结果(除了第4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周期现象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吸收光能后具有活性
B、根据5、6、7、8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作用
C、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
D、如果实验4开花,可以推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 |  |
【试题】 92 | 稻米的直链淀粉是由蜡质基因(waxy)控制合成的淀粉合成酶(GBSS)催化形成,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米饭质地和适口性不高。将 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为防止同时导入的标记基因影响,科研人员构建了2种载体,通过共转化以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不含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gus)的转基因水稻,相关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后可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原因是____ 。为构建反义基因与gus的融合基因,在利用PCR技术获取反义基因与 gus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两对引物____ 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 、____ 的识别序列。
(2)过程③中将农杆菌1、2按照1:9比例充分混匀感染水稻愈伤组织,3天后转入含有___ 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再生培养基经____ 形成胚状体,继而发育成 T₀代植株。
(3)提取T₀代植株的基因组 DNA,根据反义基因和 gus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1检测, 同时根据反义基因和终止子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PCR2检测,结果如下图,其中M为标准参照,1为阳性对照,2为阴性对照,3~8号为抗性植株 DNA的 PCR产物。其中2 是根据____ 的DNA 为模板进行 PCR 的结果,据图可以确定____ 号植株为共转化失败的水稻。
(4)过程⑤将共转化成功的 T₀代植株进行自交,收获种子,取半粒种子进行 GUS 检测(gus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X-Gluc 水解生成蓝色产物)。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 色的种子种植得到T₁代植株。最终还需检测____ ,才可判断是否改良成功。 【第 1253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反义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与内源基因mRNA结合,抑制翻译 5` SalI和BamHⅢ BamHЩ和HindⅢ
(2)潮霉素 再分化
(3)非转基因水稻 5、6
(4)白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稻米的直链淀粉是由蜡质基因(waxy)控制合成的淀粉合成酶(GBSS)催化形成,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米饭质地和适口性不高。将 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为防止同时导入的标记基因影响,科研人员构建了2种载体,通过共转化以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不含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gus)的转基因水稻,相关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后可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原因是____。为构建反义基因与gus的融合基因,在利用PCR技术获取反义基因与 gus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两对引物____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过程③中将农杆菌1、2按照1:9比例充分混匀感染水稻愈伤组织,3天后转入含有___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再生培养基经____形成胚状体,继而发育成 T₀代植株。
(3)提取T₀代植株的基因组 DNA,根据反义基因和 gus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1检测, 同时根据反义基因和终止子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PCR2检测,结果如下图,其中M为标准参照,1为阳性对照,2为阴性对照,3~8号为抗性植株 DNA的 PCR产物。其中2 是根据____的DNA 为模板进行 PCR 的结果,据图可以确定____号植株为共转化失败的水稻。

(4)过程⑤将共转化成功的 T₀代植株进行自交,收获种子,取半粒种子进行 GUS 检测(gus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X-Gluc 水解生成蓝色产物)。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色的种子种植得到T₁代植株。最终还需检测____,才可判断是否改良成功。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 |  |
【试题】 93 | 土壤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培育耐盐碱农作物是解决人类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为研究高粱盐碱响应通路中相关基因AT1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过表达植株(AT1-OE)。以高粱cDNA为模板,利用_____ 方法获取目的基因。如图1,选取最佳限制酶_____ 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农杆菌。
(2)将转化成功的农杆菌与高粱愈伤组织共培养,为筛选出T-DNA成功转入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 ,原因是_____ 。获得所需愈伤组织后,经_____ 发育成完整植株。同时构建基因敲除植株(AT1-KO)。
(3)检测植株在高碱土壤中的幼苗长势和作物产量,结果发现:相比野生型植株,AT1-KO植株_____ ,AT1-OE植株表型相反,说明AT1在高粱碱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4)高碱条件下,植物细胞内H2O2含量升高,推测AT1可能与运输H2O2的通道蛋白PIP2有相互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原理如图2,若靶蛋白A和待测蛋白B有相互作用,用磁珠偶联抗A抗体使A沉淀,则B也会被沉淀下来。利用抗GFP抗体与磁珠偶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总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如图3。

①检测总蛋白的目的是_____ 。
②通过条带_____ 可以判断,AT1与PIP2有相互作用。若想进一步验证该相互作用,可用_____ 抗体与新磁珠偶联再次进行实验。
(5)细胞内过量的H2O2积累会导致氧化应激,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死亡,降低植物存活率。研究显示PIP2磷酸化能够促进H2O2外排。综合上述信息,解释敲除AT1基因能显著提高植株耐盐碱性的原因_____ 。 【第 1253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 PCR BamH I和EcoR I
(2)潮霉素 T-DNA区段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进行筛选 再分化
(3)幼苗长势好、作物产量高
(4)保免疫共沉淀前的样品中有靶蛋白A和待测蛋白B 3 抗PIP2
(5)高碱环境中AT1与PIP2相互作用抑制其磷酸化,从而抑制H2O2外排,导致植物细胞死亡;敲除AT1基因后,PIP2磷酸化上
升,促进H2O2外排,作物存活率提高 土壤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培育耐盐碱农作物是解决人类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为研究高粱盐碱响应通路中相关基因AT1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过表达植株(AT1-OE)。以高粱cDNA为模板,利用_____方法获取目的基因。如图1,选取最佳限制酶_____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农杆菌。
(2)将转化成功的农杆菌与高粱愈伤组织共培养,为筛选出T-DNA成功转入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原因是_____。获得所需愈伤组织后,经_____发育成完整植株。同时构建基因敲除植株(AT1-KO)。
(3)检测植株在高碱土壤中的幼苗长势和作物产量,结果发现:相比野生型植株,AT1-KO植株_____,AT1-OE植株表型相反,说明AT1在高粱碱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4)高碱条件下,植物细胞内H2O2含量升高,推测AT1可能与运输H2O2的通道蛋白PIP2有相互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原理如图2,若靶蛋白A和待测蛋白B有相互作用,用磁珠偶联抗A抗体使A沉淀,则B也会被沉淀下来。利用抗GFP抗体与磁珠偶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总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如图3。

①检测总蛋白的目的是_____。
②通过条带_____可以判断,AT1与PIP2有相互作用。若想进一步验证该相互作用,可用_____抗体与新磁珠偶联再次进行实验。
(5)细胞内过量的H2O2积累会导致氧化应激,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死亡,降低植物存活率。研究显示PIP2磷酸化能够促进H2O2外排。综合上述信息,解释敲除AT1基因能显著提高植株耐盐碱性的原因_____。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 |  |
【试题】 94 |
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用MunI和XhoI处理载体
B.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需构建7种载体
C.将构建的载体导人去除BCLIIA基因的受体细胞,可能出现含F1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而含F2-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有荧光
D.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可导致部分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
【第 1253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用MunI和XhoI处理载体
B.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需构建7种载体
C.将构建的载体导人去除BCLIIA基因的受体细胞,可能出现含F1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而含F2-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有荧光
D.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可导致部分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 |  |
【试题】 95 |
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在引物末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在F1~F7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在R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本实验中,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
完成的整个过程共需要________种酶。
(2)将构建的载体导人除去BCL11A基因的受体细胞,成功转化后,含F1~F6与R扩增产物的载体表达荧光蛋白,受体细胞有荧光,含
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含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含F1~F4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而含F5~F6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仍有荧光
若y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上与引物序列所对应的位置不含有BCL11A蛋白的结合位点序列,据此结果可推测,BCL11A蛋白结合位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534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Sal EcoRI 6
(2)F7与R扩增产物不含完整的启动子,荧光蛋白基因不表达。
(3)F4与F5之间 F1-F4与R均有,故在F4的下游,而F5之后没有荧光,故在F5上游,所以在二者之间
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在引物末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在F1~F7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在R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本实验中,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
完成的整个过程共需要________种酶。
(2)将构建的载体导人除去BCL11A基因的受体细胞,成功转化后,含F1~F6与R扩增产物的载体表达荧光蛋白,受体细胞有荧光,含
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含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含F1~F4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而含F5~F6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仍有荧光
若y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上与引物序列所对应的位置不含有BCL11A蛋白的结合位点序列,据此结果可推测,BCL11A蛋白结合位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 |  |
【试题】 96 |
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复制原点、目的基因、 (答出3点)。据图可知,扩增的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中,扩增出最长的片段需要选用的引物组合为 。
(2)由于荧光蛋白基因缺少启动子,为了使荧光蛋白基因正常表达,需要在其 (填“Nhe I”或“Mun I”)侧接入启动子;启动子的作用是 。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除了注意酶切后目的基因和载体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还需要注意连接方向以便表达。据图分析,为了使荧光蛋白基因正常表达,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 (填“R”或“F1”)调控序列应接在荧光蛋白基因的Mun I端, (填“R”或“F1”)调控序列应接在荧光蛋白基因的Xho I端。
(4)引物的合成是PCR成功的关键,PCR扩增时,要有 ,以便合成引物。制作引物过程中需要注意 之间不能有互补的序列,同一引物内部也不能有互补的序列。
【第 12533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1) 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F1-R
(2) Mun I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可驱动基因转录
(3) R F1
(4) 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两种引物
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人类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存在着BCL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γ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为了确定BCL11A蛋白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科研人员用PCR技术扩增了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复制原点、目的基因、 (答出3点)。据图可知,扩增的γ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中,扩增出最长的片段需要选用的引物组合为 。
(2)由于荧光蛋白基因缺少启动子,为了使荧光蛋白基因正常表达,需要在其 (填“Nhe I”或“Mun I”)侧接入启动子;启动子的作用是 。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除了注意酶切后目的基因和载体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还需要注意连接方向以便表达。据图分析,为了使荧光蛋白基因正常表达,γ基因启动子及其上游的 (填“R”或“F1”)调控序列应接在荧光蛋白基因的Mun I端, (填“R”或“F1”)调控序列应接在荧光蛋白基因的Xho I端。
(4)引物的合成是PCR成功的关键,PCR扩增时,要有 ,以便合成引物。制作引物过程中需要注意 之间不能有互补的序列,同一引物内部也不能有互补的序列。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 | | |  |
【试题】 97 | 小鼠Avy基因控制黄色体毛,该基因上游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其表达受不同程度抑制,使小鼠毛色发生可遗传的改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vy 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甲基化促进Avy基因的转录
C.甲基化导致Av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甲基化修饰不可遗传 【第 1253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小鼠Avy基因控制黄色体毛,该基因上游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其表达受不同程度抑制,使小鼠毛色发生可遗传的改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vy 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甲基化促进Avy基因的转录
C.甲基化导致Av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甲基化修饰不可遗传 |
|
|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 | | |  |
【试题】 98 |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部分胞嘧啶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饰为5′− 甲基胞嘧啶,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 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DNA 甲基化水平升高,可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
B.高血糖环境中,线粒体DNA 在复制时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高血糖环境引起的甲基化修饰改变了患者线粒体DNA 碱基序列
D.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 高甲基化水平可遗传 【第 12531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部分胞嘧啶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饰为5′− 甲基胞嘧啶,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 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DNA 甲基化水平升高,可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
B.高血糖环境中,线粒体DNA 在复制时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高血糖环境引起的甲基化修饰改变了患者线粒体DNA 碱基序列
D.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 高甲基化水平可遗传 |
|
|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 | | |  |
【试题】 99 | 某植物的叶形与R 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该植物的植株甲和乙,二者R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甲R基因未甲基化,能正常表达;植株乙R 基因高度甲基化,不能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甲和乙的R 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
B.植株甲和乙的R 基因的序列相同,故叶形相同
C.植株乙自交,子一代的R 基因不会出现高度甲基化
D.植株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与植株乙的叶形不同 【第 1253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植物的叶形与R 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该植物的植株甲和乙,二者R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甲R基因未甲基化,能正常表达;植株乙R 基因高度甲基化,不能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甲和乙的R 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
B.植株甲和乙的R 基因的序列相同,故叶形相同
C.植株乙自交,子一代的R 基因不会出现高度甲基化
D.植株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与植株乙的叶形不同 |
|
|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 | | |  |
【试题】 100 | 在人类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红细胞中的𝜀− 珠蛋白基因(基因1)和𝛾− 珠蛋白基因(基因2)的表达情况不同,具体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图中●代表“—CH_3 ”
A.两种珠蛋白基因在不同时空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 聚合酶对它的识别
C.a 链为这两种珠蛋白基因转录的模板链
D.甲基化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
【第 12529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在人类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红细胞中的𝜀− 珠蛋白基因(基因1)和𝛾− 珠蛋白基因(基因2)的表达情况不同,具体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图中●代表“—CH_3 ”
A.两种珠蛋白基因在不同时空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 聚合酶对它的识别
C.a 链为这两种珠蛋白基因转录的模板链
D.甲基化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
|
|
共计:12139 条记录 页次:10/1214 每页:10 条
9 7 [8][9] 10 [11][12]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