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1
如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细胞某分裂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处E的位置可能因交叉互换所致,正常配子中不会出现两个E
B.图中基因1和2互为等位基因,A、B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进行减数分裂,此时期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图示为2个四分体
D.用3H标记全部DNA,在无3H的培养基上分裂一次可产生不含3H的子细胞
【第 1239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细胞某分裂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处E的位置可能因交叉互换所致,正常配子中不会出现两个E
B.图中基因1和2互为等位基因,A、B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进行减数分裂,此时期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图示为2个四分体
D.用3H标记全部DNA,在无3H的培养基上分裂一次可产生不含3H的子细胞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2
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第 1238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3
CDK1激酶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G1、S、G2)进入分裂期(M)的关键蛋白,由p34cdc2蛋白和周期蛋白B结合而成,p34 cdc2蛋白含量相对稳定,周期蛋白B含量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CDK1激酶可以使相关蛋白磷酸化,从而促进染色质凝集,核膜解聚,核仁解体。在细胞周期中,蛋白激酶CDK1的活性呈周期性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周期蛋白B一般在G1期的晚期开始合成,到G2期达到最大量
B.CDK1激酶的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
C.由G1→S→G2→M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CDK1激酶活性周期性变化消失
【第 12385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CDK1激酶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G1、S、G2)进入分裂期(M)的关键蛋白,由p34cdc2蛋白和周期蛋白B结合而成,p34 cdc2蛋白含量相对稳定,周期蛋白B含量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CDK1激酶可以使相关蛋白磷酸化,从而促进染色质凝集,核膜解聚,核仁解体。在细胞周期中,蛋白激酶CDK1的活性呈周期性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周期蛋白B一般在G1期的晚期开始合成,到G2期达到最大量
B.CDK1激酶的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
C.由G1→S→G2→M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CDK1激酶活性周期性变化消失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4
下图是同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的细胞中会发生A—T和U—A 的碱基配对
B.图②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图②、③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图④所示细胞的2倍
D.四幅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第 12320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是同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的细胞中会发生A—T和U—A 的碱基配对
B.图②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图②、③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图④所示细胞的2倍
D.四幅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5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甲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交换
B.乙细胞包含了4对同源染色体和2个染色体组
C.丙图①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未发生重组
D.丁细胞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X
b 或aX
b 【第 1231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甲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交换
B.乙细胞包含了4对同源染色体和2个染色体组
C.丙图①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未发生重组
D.丁细胞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Xb 或aXb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6
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与基因重组造成遗传的多样性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B. 谷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使配子种类多样化有关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片段互换导致基因重组时涉及染色体DNA的断裂和重接
D. 配子种类及雌雄配子组合方式多样化可导致子代基因组合多样化
【第 1227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与基因重组造成遗传的多样性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B. 谷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使配子种类多样化有关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片段互换导致基因重组时涉及染色体DNA的断裂和重接
D. 配子种类及雌雄配子组合方式多样化可导致子代基因组合多样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7
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内染色体可能会发生下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导致子代变异的原因之一,该变异属于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 1227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内染色体可能会发生下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导致子代变异的原因之一,该变异属于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8
有些突变体不易在幼体时观察到表型,常借助荧光蛋白技术进行筛选所需要的基因型。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子代中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本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2、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本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_ 。
a.DDggb.Ddggc.DDGGd.DDGge.DdGG f.DdGg
【第 12152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 1、N 非姐妹染色单体
2、 b df
有些突变体不易在幼体时观察到表型,常借助荧光蛋白技术进行筛选所需要的基因型。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子代中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本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2、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本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_ 。
a.DDggb.Ddggc.DDGGd.DDGge.DdGG f.DdGg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19
果蝇的眼睛是复眼,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且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某杂合红眼雌果蝇的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区后,由于异染色质结构的高度螺旋,某些细胞中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表现出部分小眼为红色,部分小眼为白色,这种表型称为花斑型眼。下图表示花斑型眼雌果蝇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花斑型眼雌果蝇产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可以观察到4个四分体
C. 位于异染色质区的DNA片段因为解旋困难而影响转录过程
D. 该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在染色体组成上为均异常和均正常
【第 12151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果蝇的眼睛是复眼,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且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某杂合红眼雌果蝇的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区后,由于异染色质结构的高度螺旋,某些细胞中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表现出部分小眼为红色,部分小眼为白色,这种表型称为花斑型眼。下图表示花斑型眼雌果蝇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花斑型眼雌果蝇产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可以观察到4个四分体
C. 位于异染色质区的DNA片段因为解旋困难而影响转录过程
D. 该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在染色体组成上为均异常和均正常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试题】
20
家猪(2n=38)群体中发现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4条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易位纯合公猪的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18条染色体
B. 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C. 易位杂合子不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D. 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第 12150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家猪(2n=38)群体中发现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4条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易位纯合公猪的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18条染色体
B. 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C. 易位杂合子不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D. 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共计:311 条记录 页次:2 /32 每页:10 条
9 [1 ] 2 [3 ][4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