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 
    【试题】

    231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YAWEN OFFICE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第 1080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YAWEN OFFICE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232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棚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桃树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日变化曲线。实验期间分别于11 h和15 h打开和关闭通风口,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进行实验时,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应选用____________(填颜色);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图中10 h ~11 h,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此时实验组若除去黑色遮阳网,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17 h,T2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强度。
    (3)CK组、T1组、T2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于12 h、13 h、14 h再次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若要证明上述推测成立,还需要测量细胞间CO2的浓度和大棚内CO2的浓度,只有当净光合速率下降时,细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同时大棚内CO2浓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时,才能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第 1077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棚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桃树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日变化曲线。实验期间分别于11 h和15 h打开和关闭通风口,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进行实验时,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应选用____________(填颜色);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图中10 h ~11 h,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此时实验组若除去黑色遮阳网,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17 h,T2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强度。
    (3)CK组、T1组、T2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于12 h、13 h、14 h再次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若要证明上述推测成立,还需要测量细胞间CO2的浓度和大棚内CO2的浓度,只有当净光合速率下降时,细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同时大棚内CO2浓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时,才能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试题】

    233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均合成于细胞中的核糖体上,酶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 

    B.使用酶时需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宜pH,但保存酶时需要低温和适宜pH

    C.Fe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D.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第 1077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均合成于细胞中的核糖体上,酶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 

    B.使用酶时需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宜pH,但保存酶时需要低温和适宜pH

    C.Fe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D.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234

    科研工作者利用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良种场作为实验平台研究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温对水稻光合日变化特征的影响,设置了环境CO2和环境温度(ACAT)、环境CO2和高温度(ACET)、高CO2和环境温度(ECAT)、高CO2和高温度(ECET)等4个处理,从9:00到17:00每隔1 h测定了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下图为4种不同方式处理水稻后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ACAT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 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净光合速率(Pn),而________升高呈相反趋势。
    (3) 从图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时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产生了光合“午休”。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本平台进行研究,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并未发现水稻的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对于叶片光合“午休”的机理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研究认为,自然条件下晴天中午过饱和光强抑制及________的增强,是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午强光高温影响________过程,进而影响到ATP和________的产生。但也有研究认为,“午休”的发生与维持主要是由________(结构)限制引起的,与胞间CO2的浓度密切相关。

     【第 1072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科研工作者利用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良种场作为实验平台研究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温对水稻光合日变化特征的影响,设置了环境CO2和环境温度(ACAT)、环境CO2和高温度(ACET)、高CO2和环境温度(ECAT)、高CO2和高温度(ECET)等4个处理,从9:00到17:00每隔1 h测定了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下图为4种不同方式处理水稻后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ACAT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 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净光合速率(Pn),而________升高呈相反趋势。
    (3) 从图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时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产生了光合“午休”。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本平台进行研究,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并未发现水稻的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对于叶片光合“午休”的机理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研究认为,自然条件下晴天中午过饱和光强抑制及________的增强,是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午强光高温影响________过程,进而影响到ATP和________的产生。但也有研究认为,“午休”的发生与维持主要是由________(结构)限制引起的,与胞间CO2的浓度密切相关。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235

    如图甲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光照强度、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丙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据图甲分析可知,I表示光反应阶段,字母B代表的物质是[H],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据图乙分析可知,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的光合作用过程相当于图甲的Ⅱ阶段
    C.从图乙可知,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只决定于温度的高低
    D.图丙中C点对应的温度表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第 10661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甲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光照强度、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丙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据图甲分析可知,I表示光反应阶段,字母B代表的物质是[H],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据图乙分析可知,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的光合作用过程相当于图甲的Ⅱ阶段
    C.从图乙可知,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只决定于温度的高低
    D.图丙中C点对应的温度表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 
    【试题】

    236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过程中气球均在液面以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0660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过程中气球均在液面以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 
    【试题】

    23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时,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1.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2.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的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YAWEN OFFICE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
    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

     【第 10491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时,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1.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2.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的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YAWEN OFFICE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
    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 
    【试题】

    238

    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第 1049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 
    【试题】

    239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如图ATP分子中哪个键的水解可以释放大量可被利用的能量
    YAWEN OFFICE 
    A.a   B.b    C.c   D.a和b

     【第 1048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如图ATP分子中哪个键的水解可以释放大量可被利用的能量
    YAWEN OFFICE 
    A.a   B.b    C.c   D.a和b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试题】

    240

    下图甲是在25 ℃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比较a、b植物的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________植物,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________(减少或增加)。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kl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4)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点的位置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灯缓慢移近广口瓶,并记录不同距离时,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发现,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请你根据该实验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简述设计实验的正确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048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甲是在25 ℃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YAWEN OFFICE 
    (1)比较a、b植物的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________植物,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________(减少或增加)。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kl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4)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点的位置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灯缓慢移近广口瓶,并记录不同距离时,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发现,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请你根据该实验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简述设计实验的正确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2157 条记录 页次:24/216 每页:10 条     9 7 [22][2324 [25][26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