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1
高等植物光合产物蔗糖从叶肉细胞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表示H
+ —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
+ —ATP酶,③表示载体蛋白,韧皮部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胞间连丝运输蔗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蔗糖经①运输至伴胞内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②作为运输H
+ 的载体,也提供ATP水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D.蔗糖经③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③的构象发生改变
【第 12582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高等植物光合产物蔗糖从叶肉细胞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表示H+ —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 —ATP酶,③表示载体蛋白,韧皮部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胞间连丝运输蔗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蔗糖经①运输至伴胞内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②作为运输H+ 的载体,也提供ATP水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D.蔗糖经③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③的构象发生改变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2
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高粱细胞中AT1基因编码的AT1蛋白可以调节作物的耐碱性表型,对于研究如何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会受胁迫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H
2 O
2 。图中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其磷酸化水平影响
H 2 O 2 的跨膜运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
H 2 O 2 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
H 2 O 2 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第 12573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高粱细胞中AT1基因编码的AT1蛋白可以调节作物的耐碱性表型,对于研究如何提高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会受胁迫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H2 O2 。图中的PIP2s为某种水通道蛋白,其磷酸化水平影响H 2 O 2 的跨膜运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 2 O 2 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 2 O 2 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高粱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研究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3
植物细胞急性收缩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膨胀称为调节性体积增加(RVI)。RVI期间,Cl - /HCO 3 - 通过转运蛋白1:1反向运输,Na+ 与某离子X也是1:1反向运输,调节过程中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将细胞置手高渗溶液中,分别用NKCC抑制剂处理后测定细胞体积的变化(图2),用DIDS处理测定细胞外pH的变化(图3),HCO 3 - 增加会升高溶液pH,而H+ 反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KCC是Cl- /HCO3 - 转运蛋白的激活剂
B.NKCC 是将 Na+ 、K+ Cl- 以1:1:1的比例共转运进细胞的转运蛋白
C.在图2实验中,高渗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D.若DIDS是Cl - /HCO 3 - 转运蛋白的抑制剂,推测与图1中X是H+
【第 12474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植物细胞急性收缩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膨胀称为调节性体积增加(RVI)。RVI期间,Cl - /HCO 3 - 通过转运蛋白1:1反向运输,Na+ 与某离子X也是1:1反向运输,调节过程中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将细胞置手高渗溶液中,分别用NKCC抑制剂处理后测定细胞体积的变化(图2),用DIDS处理测定细胞外pH的变化(图3),HCO 3 - 增加会升高溶液pH,而H+ 反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KCC是Cl- /HCO3 - 转运蛋白的激活剂
B.NKCC 是将 Na+ 、K+ Cl- 以1:1:1的比例共转运进细胞的转运蛋白
C.在图2实验中,高渗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D.若DIDS是Cl - /HCO 3 - 转运蛋白的抑制剂,推测与图1中X是H+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4
T受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感觉神经元上的一种通道蛋白,与人类感知疼痛有关。人类关节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引起,如图甲所示,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等。辣椒素能有效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基本机制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²⁺是调节T受体开闭信号分子
B.C蛋白在Ca²⁺的作用下磷酸化并促进N蛋白与K蛋白分离
C.Ca²⁺通过T受体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D.N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促进IL-6基因的表达
【第 1245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T受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感觉神经元上的一种通道蛋白,与人类感知疼痛有关。人类关节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引起,如图甲所示,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等。辣椒素能有效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基本机制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²⁺是调节T受体开闭信号分子
B.C蛋白在Ca²⁺的作用下磷酸化并促进N蛋白与K蛋白分离
C.Ca²⁺通过T受体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D.N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促进IL-6基因的表达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5
他莫昔芬(本质是类固醇激素)和甲氨蝶呤(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两种抗癌药物。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癌症,后期甲氨蝶呤用量增大,癌细胞中甲氨蝶呤含量却减少,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明显减弱。研究发现RFC1和P-糖蛋白(P-gp)是细胞膜上两个与癌细胞耐药性(耐甲氨蝶呤)相关的转运蛋白,科学家分别测定了细胞甲(甲氨蝶呤敏感型)和细胞乙(耐药型)细胞膜上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条带颜色越深代表此样本中该蛋白的含量越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莫昔芬、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分别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分析,帮助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是___________ ,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运输甲氨蝶呤的RFC1和P-gp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据此从物质运输的角度分析癌细胞对甲氨蝶呤产生耐药性的机制: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4)根据以上癌细胞耐药机制提出解决癌细胞耐药性的思路: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第 12432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参考答案】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
(2)RFC1 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甲细胞膜上表达的RFC1含量明显多于乙,从而导致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因此RFC1是甲氨蝶呤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转运蛋白(合理即可)
(3)抗癌药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P-gp排出细胞。
(4)开发抑制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如P一gp)的药物(合理即可)
他莫昔芬(本质是类固醇激素)和甲氨蝶呤(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两种抗癌药物。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癌症,后期甲氨蝶呤用量增大,癌细胞中甲氨蝶呤含量却减少,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明显减弱。研究发现RFC1和P-糖蛋白(P-gp)是细胞膜上两个与癌细胞耐药性(耐甲氨蝶呤)相关的转运蛋白,科学家分别测定了细胞甲(甲氨蝶呤敏感型)和细胞乙(耐药型)细胞膜上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条带颜色越深代表此样本中该蛋白的含量越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莫昔芬、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分别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分析,帮助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是___________ ,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运输甲氨蝶呤的RFC1和P-gp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据此从物质运输的角度分析癌细胞对甲氨蝶呤产生耐药性的机制: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4)根据以上癌细胞耐药机制提出解决癌细胞耐药性的思路: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6
变形菌视紫红质(P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微生物中的吸光色素膜蛋白,可将
H + 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在细胞膜内外产生
H + 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细菌鞭毛运动的驱动。
由于PR具有“光驱动的质子泵”等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为变形菌能量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
H + 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第 12181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变形菌视紫红质(P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微生物中的吸光色素膜蛋白,可将H + 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在细胞膜内外产生H + 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的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细菌鞭毛运动的驱动。
由于PR具有“光驱动的质子泵”等功能,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为变形菌能量传递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变形菌细胞膜上的ATP合酶具有运输功能
B. 变形菌可利用光能,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光能
C. PR在光驱动下将H + 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属于被动运输
D. 不含PR的细菌,其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题型:多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7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
+ 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中的
H + 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
H + 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 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
H + 通过
H + 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 + 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第 12180 题】 【题型】:多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 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中的H + 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H + 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 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抑制V-ATPase酶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
C. 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 + 通过H + 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数量将增多
D. H + 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8
某些病毒、人成熟红细胞等可作为递送载体,应用于治疗性药物递送。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使其膜上出现孔洞,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等渗溶液中,膜表面孔洞闭合,将药物包载在细胞内,再运送至靶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药物可通过红细胞递送
B. 用红细胞递送时,药物的包裹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与将病毒作为递送载体相比,将红细胞作为递送载体的安全性更高
D. 临床使用时,某志愿者捐赠的红细胞作为递送载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
【第 1217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些病毒、人成熟红细胞等可作为递送载体,应用于治疗性药物递送。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使其膜上出现孔洞,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等渗溶液中,膜表面孔洞闭合,将药物包载在细胞内,再运送至靶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药物可通过红细胞递送
B. 用红细胞递送时,药物的包裹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与将病毒作为递送载体相比,将红细胞作为递送载体的安全性更高
D. 临床使用时,某志愿者捐赠的红细胞作为递送载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9
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等,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被全部吸收。如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载体蛋白 SGLT 协助葡萄糖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膜内外 Na
+ 浓度差
B.
协助 Na
+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相同
C.
Na
+ 通过 SGLT 的协助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 ATP
D.
Na
+ 出细胞和 K
+ 进细胞的方式相同
【第 1193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等,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被全部吸收。如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载体蛋白 SGLT 协助葡萄糖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膜内外 Na+ 浓度差
B. 协助 Na+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相同
C. Na+ 通过 SGLT 的协助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 ATP
D. Na+ 出细胞和 K+ 进细胞的方式相同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 【试题】
10
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
Na
+ 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
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
口服维生素 D 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第 1193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 Na+ 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 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 口服维生素 D 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共计:442 条记录 页次:1 /45 每页:10 条
1 [2 ][3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