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1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 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或乙→甲时期

    C. 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 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 149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 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或乙→甲时期

    C. 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 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2

    海葵的荧光蛋白基因G由5170对核苷酸构成,基因G中含腺嘌呤a个。基因g为G的等位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G中含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基因g中含有的碱基数为10340个

    C.基因G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可产生紫色反应

    D.基因G连续复制三次,第三次复制过程中消耗胞嘧啶(20680-4a)个

     【第 149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海葵的荧光蛋白基因G由5170对核苷酸构成,基因G中含腺嘌呤a个。基因g为G的等位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G中含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基因g中含有的碱基数为10340个

    C.基因G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可产生紫色反应

    D.基因G连续复制三次,第三次复制过程中消耗胞嘧啶(20680-4a)个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4]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3

     下列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A.将发芽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B.取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C.在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

    D.观察小麦根毛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需要缩小光圈

     【第 149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A.将发芽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B.取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C.在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

    D.观察小麦根毛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需要缩小光圈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2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4

    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膜及某些病毒的囊膜都含有脂质、蛋白质

    B.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分子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蓝藻细胞中在遗传上有一定自主性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

     【第 149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膜及某些病毒的囊膜都含有脂质、蛋白质

    B.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分子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蓝藻细胞中在遗传上有一定自主性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2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5

    同位素的发现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用18O标记二氧化碳,使其参与光合作用,再经有氧呼吸,则18O转移的途径是(   

    A.C18O2CH218O→H218O     B.C18O2CH218O→C18O2

    C.C18O218O2 → H218O      D.C18O218O2 → H218O

    2)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内不含15N的大白鼠,较长一段时间后,从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下列物质,其中含有15N的是(多选)(    

    A.脂肪酸    B.淀粉酶    C.肌糖原    D.生长激素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 简要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以上实验的最后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现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动物组织细胞,大肠杆菌及其他必需的器材。请从中选取所需材料,写出实现实验第一步操作的详细步骤。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41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同位素的发现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用18O标记二氧化碳,使其参与光合作用,再经有氧呼吸,则18O转移的途径是(   

    A.C18O2CH218O→H218O     B.C18O2CH218O→C18O2

    C.C18O218O2 → H218O      D.C18O218O2 → H218O

    2)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内不含15N的大白鼠,较长一段时间后,从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下列物质,其中含有15N的是(多选)(    

    A.脂肪酸    B.淀粉酶    C.肌糖原    D.生长激素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 简要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以上实验的最后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现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动物组织细胞,大肠杆菌及其他必需的器材。请从中选取所需材料,写出实现实验第一步操作的详细步骤。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6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0,由此可推知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所含的碱基数至少为(  )

    A.153                   B.156                   C.306                   D.312

     【第 122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0,由此可推知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所含的碱基数至少为(  )

    A.153                   B.156                   C.306                   D.312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7

    一段信使RNA上有30个碱基,转录出该信使RNA的一段DNA中C和T总数以及翻译合成多肽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30个和10个       B.30个和9个        C.18个和9个         D.12个和10个

     【第 117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一段信使RNA上有30个碱基,转录出该信使RNA的一段DNA中C和T总数以及翻译合成多肽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30个和10个       B.30个和9个        C.18个和9个         D.12个和10个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8

    2010年7月12日消息,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被称之为“Dysbindin-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存在于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中。如果减少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突触”中接受信息的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反之,如果补充这种蛋白质,有关组织的机能得到恢复。下列有关“Dysbindin-1”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Dysbindin-1”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经过“突触”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D.该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 115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2010年7月12日消息,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被称之为“Dysbindin-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存在于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中。如果减少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突触”中接受信息的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反之,如果补充这种蛋白质,有关组织的机能得到恢复。下列有关“Dysbindin-1”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Dysbindin-1”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经过“突触”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D.该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69

    某同学在探索pH对酶催化能力影响的实验时,各种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如下表所示,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能反应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实验顺序

    项目

    试管

     

     

    1号

    2号

    3号

    注入新鲜的淀粉溶液

    1 mL

    1 mL

    1 mL

    注入可溶性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注入蒸馏水

    1 mL

    -

    -

    注入5%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

    注入5%盐酸溶液

    -

    -

    1 mL

    保温(60℃)时间

    5 min

    5 min

    5 min

    注入斐林试剂

    2 mL

    2 mL

    2 mL

    隔水煮沸

    1 min

    1 min

    1 min

    实验现象

     

     

     

    A.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均无砖红色沉淀

    B.三个试管中均有砖红色沉淀

    C.2号和3号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

    D.三个试管中均无砖红色沉淀

     【第 91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某同学在探索pH对酶催化能力影响的实验时,各种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如下表所示,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能反应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实验顺序

    项目

    试管

     

     

    1号

    2号

    3号

    注入新鲜的淀粉溶液

    1 mL

    1 mL

    1 mL

    注入可溶性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注入蒸馏水

    1 mL

    -

    -

    注入5%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

    注入5%盐酸溶液

    -

    -

    1 mL

    保温(60℃)时间

    5 min

    5 min

    5 min

    注入斐林试剂

    2 mL

    2 mL

    2 mL

    隔水煮沸

    1 min

    1 min

    1 min

    实验现象

     

     

     

    A.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均无砖红色沉淀

    B.三个试管中均有砖红色沉淀

    C.2号和3号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

    D.三个试管中均无砖红色沉淀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2 [0]  知识点: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试题】

    270

    2010年5月20日,《科学》杂志上宣告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人造细胞诞生,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该细胞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其基本思路是:人工合成含有特定基因的DNA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他成分包裹后,放在一定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辛西娅一定含有C、H、O、N、P、S等6种元素

      B.辛西娅至少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6种化合物

      C.辛西娅的诞生说明基因能够直接控制生命活动

      D.膜的作用是将辛西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第 88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高中生物学科内综合专题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2010年5月20日,《科学》杂志上宣告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人造细胞诞生,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该细胞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其基本思路是:人工合成含有特定基因的DNA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他成分包裹后,放在一定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辛西娅一定含有C、H、O、N、P、S等6种元素

      B.辛西娅至少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6种化合物

      C.辛西娅的诞生说明基因能够直接控制生命活动

      D.膜的作用是将辛西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共计:275 条记录 页次:27/28 每页:10 条     9 7 [25][2627 [28]: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