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 田径运动会 | 站点二维码 【我要留言】 
用户登录

账  号:
密  码:
    

  • 电子邮件:0745001@163.COM
  • 即时通讯:QQ-164247110
  • 联系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
  • 考试练习
    在线练习  在线考试
    手工出卷  收藏试题
    综合搜索
    请选择类别
     
    章节导航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临时试卷正在编辑中……
      试题中心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1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_______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植物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0.0

    9.2

    8.0

    6.8

    5.5

    3.0

    2.1

    1.1

    0.3

    0.1

    0.3

    0.6

    1.1

    1.5

    2.3

    3.0

    2.0

    0.4

    0

    0

    (2)如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第 9668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_______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植物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0.0

    9.2

    8.0

    6.8

    5.5

    3.0

    2.1

    1.1

    0.3

    0.1

    0.3

    0.6

    1.1

    1.5

    2.3

    3.0

    2.0

    0.4

    0

    0

    (2)如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2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数量接近K2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型,此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67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YAWEN OFFICE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数量接近K2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型,此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3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离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YAWEN OFFICE 
    下表为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μg•mL-1)

    繁殖时期

    种群Ⅰ

    种群Ⅱ

    种群Ⅲ

    繁殖初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8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666 题】 【题型】:简答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离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YAWEN OFFICE 
    下表为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μg•mL-1)

    繁殖时期

    种群Ⅰ

    种群Ⅱ

    种群Ⅲ

    繁殖初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8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4

    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第 9320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5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  是a>b>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第 9319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AWEN OFFICE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  是a>b>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6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第 9318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7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第 9317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8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第 9316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69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种群数量

    50

    80

    400

    800

    1 500

     

    捕捉标志数

     

     

     

     

     

    150

    第二天重捕数

     

     

     

     

     

    15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13

    那么,下列与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YAWEN OFFICE 

     【第 9315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种群数量

    50

    80

    400

    800

    1 500

     

    捕捉标志数

     

     

     

     

     

    150

    第二天重捕数

     

     

     

     

     

    15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13

    那么,下列与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YAWEN OFFICE 

     
      题型:单选题   难度值:1 [0]  知识点: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

    70

    科学家通过对三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YAWEN OFFICE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第 9314 题】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大】 【较大】 【适中】 【较小】 【特小】 【显示答案】  【关闭答案】    ﹤﹤上题    下题﹥﹥      CLOSE  

     

    科学家通过对三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YAWEN OFFICE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共计:143 条记录 页次:7/15 每页:10 条     9 7 [5][67 [8][98 :  
    >>> 申请友情链接 >>>>
    洪江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植物智春晓工作室芙蓉中学

    亚雯名师工作室—中学生物 Copyright @ 2024 - 2029 All rights reserved.  Backstage System 
    ICP备案:ICP备00000000号 联系人: 电话:0745-7736289 E-MAIL:0745001@163.COM 地址:洪江市芙蓉中学